2019年8月9日是《半島都市報》創刊20年。二十年,一份報紙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也影響了一代人的生活習慣。如今,《半島都市報》已從一份報紙衍生形成半島新聞客戶端、半島V視、抖音等全媒體平臺...
20年買房區域之變: 曾經都嫌這些地偏 如今變成置業熱土
西海岸新房成交量領跑全市。
文/半島記者 江海峰
圖/半島記者 孟達
從1999~2019年,《半島都市報》伴隨島城市民走過風雨20載。20年間,報紙在不斷成長壯大的同時,也見證了島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壯大。隨著城市大規劃的不斷落地,置業片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各大品牌房企紛紛開展“圈地運動”,所建樓盤涉及剛需、改善及高端等各種段位,購房者們也開始紛紛將目光從主城區不斷投向外圍。
1 浮山后
以前的拆遷安置區
如今的高端盤聚集地
上世紀90年代末,這里主要交通干道遼路西路尚未建好,市民出行時,風天刮一身土,雨天濺一身泥。后來,隨著市區大面積拆遷,住宅需求量增多,當時的青島市政府對浮山后進行了統一的規劃。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里給人的印象就是拆遷安置區的集中地。
隨著人口的增多,浮山后的道路、商超、醫院、教育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吸引了諸如海爾地產、魯信置業、中韓地產、城建地產等房企不斷進駐,開發出海爾東城國際、魯信長春花園、左岸風度、湖光山色、陽光山色、春光山色、曙光山色等中高檔住宅小區,吸引了眾多改善類人群的到來。
近年來,浮山后周邊可供開發的區域越來越少,地價也越拍越高,以金地悅峰等為代表的樓盤也越來越向高端化發展。今年剛剛在此拿地的遠洋地產,如今開發的遠洋萬和城項目,均價也已賣到34500元/平方米,而曾經的魯信長春花園、海爾東城國際等小區的二手房,掛牌價也已在3萬元/平方米以上。這里,早已不再是剛需置業者的天下。
2 新都心
地鐵3號線助推
城中村變成新商圈
2008年之前,保爾、雙山片區還是一片尚未改造的舊村落,這里有許多舊貨市場,道路泥濘、面貌破敗,稍微有點“頭臉”的青島人,都不愿到這里置業。
2009年,萬科地產拿下包括青島雙山南山及黑龍江路以北的6宗地塊。幾個月后,當時的四方區政府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青島新都心”的概念。隨后的五年里,萬科城成為這里的地標項目,同時又出現了阿姆斯特丹街區、東京街區、紐約街區等多個組團。
2012年5月,青島新都心項目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此后萬科廣場、鴻府國際大廈等54萬平方米的項目集中開工,海爾智能產業園等6個項目集中簽約,青島鑄造機械廠等多個搬遷改造項目動工,雙山生態公園等景觀區建設也計劃訓動。隨后,萬科地產、中海地產、保利地產、海爾地產、海信地產等品牌房企紛紛進駐,凱德MALL、居然之家等商業項目也相繼落地,尤其是地鐵3號線的開通,直接助推了這個新型商圈的形成。
如今的新都心,儼然已是品牌房企的天下,片區內諸如萬科城等小區,二手房均價已近3萬元/平方米。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原本的城中村,已華麗蛻變為青島的一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