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于山東半島的中部,與青島、日照、淄博、煙臺、臨沂等地相鄰。濰坊市是世界風箏都,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
濰坊一小區被化工企業“包圍” 方圓2公里超10家化工材料企業
半島網8月12日消息 “我們已經被化工廠包圍了,每天各種難聞的味道。”近日,家住濰坊昌邑下營鎮華昌未來城小區的馬女士向半島網打來電話訴苦,小區被化工企業包圍了,一百余戶業主現在已經搬走了50多戶,現在只剩下一半的業主無處可去,實在是沒有辦法。對此記者調查發現,華昌未來城小區方圓兩公里內,各種材料、化工企業多達十余家。
園區規劃上,華昌未來城周邊化工廠密密麻麻
事件:
華昌未來城周邊全是化工廠 業主孩子全送走了
馬女士表示,自己在2009年左右購買了華昌未來城的房子,小區位于濰坊昌邑金晶大道,入住時周邊還是一片荒蕪,相隔幾公里的地方是幾個自然村。如今幾年過去,小區周邊陸陸續續的建起了各種藥廠、材料廠、化工企業,最近的一家化工廠距離小區僅有200多米。“每天都是各種刺鼻的味道,很嗆人,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味道更重,一天到晚都不敢開窗。”馬女士說,尤其是夏天,在外邊走一圈都刺激的頭暈腦脹。
住在小區的王女士也同樣不堪其擾,從2010年她入住小區,周邊的工廠一棟接一棟的建,且全都是材料、化工企業,味道愈加刺鼻。“以前化工廠少,有時候我們在風口上方,還能有幾天好日子,現在小區幾乎被化工廠圍了一圈,全年365天天天都是各種刺鼻氣味。”王女士說,有些業主甚至皮膚過敏,對業主的健康影響太大。“打人尚且受不了,孩子更不用說了,現在小區里邊基本上沒有十歲以下的孩子。”王女士說,大部分有些條件的家庭都搬走了,搬不走的也都把孩子送到別的地方。
影響:
業主跑了一多半 周邊多個自然村完成拆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華昌未來城目前有四棟住宅樓,共有100多套住房,入住的人口并不多,大部分都是2010年以前入住,目前有50%左右的入住率。“大家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無法搬走的,還有一些租出去的房子。”王女士告訴記者,除了住宅樓外,附近還將設了一排沿街樓,已經售出20余套商鋪,大多是一些餐飲、通信店,主要就是給周邊的工廠做服務配套。“園區周邊是幾個自然村,距離市區很遠。”
記者查詢發現,昌邑下營化工園已經被認定為了山東省第一批專業化工園,下營鎮的多個村莊已經啟動搬遷,“北姜、大韓家都已經搬走了。”王女士介紹,現在北姜村50戶居民已經全部搬遷完畢,房屋也已經拆除。“北姜靠南邊,周邊企業也不多,他們都搬走了,為什么我們小區都被包圍了還不搬遷。”王女士對此感到質疑。
調查:
小區200米外就是年產十數萬噸的石油化工企業
記者調查了解到,下營鎮自2011年設立開發區后逐漸升級為專業的化工園區,這與居民所說的被化工廠包圍的事實吻合。2011年濰坊市設立昌邑濱海經濟開發區,與下營鎮鎮區合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各種化工生產企業落戶此地。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昌邑濱海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山東省現代海洋精細化工特色產業園,獲批濰坊市兩化融合示范園區;2015年,下營工業園獲批濰坊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16年,下營工業園被首批認定為濰坊市專業化工園區;2018年6月份,昌邑下營化工園入選山東省第一批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名單。
記者發現,小區斜對面就是山東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永寧化工、四方醫藥、通潤化工、奧友化工、成泰化工、恒信達化工等多家化工企業嚴絲合縫的將華昌未來城圍在了中間,其中距離最近的僅有200多米,大部分企業都在小區方圓2公里以內。其中位于小區東北方向僅有200多米的山東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石油化工產品為主。根據公司官網介紹,公司建立4萬噸/年MTBE、2萬噸/年異丁烯、10萬噸溶劑油裝置。位于小區西北方向300多米的山東國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則是一家年產能達百萬噸以上的化肥生產企業。
規定:
化工企業與居民集中區等敏感點距離應符合安全距離
居民區建在工業園區以內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對此記者查詢發現,2018年1月12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曾印發《山東省專業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其中第八條規定,園區內企業生產、儲存裝置與學校、醫院、居民集中區等敏感點的距離符合安全、衛生防護等有關要求,市或縣(市、 區)政府已編制規劃并承諾 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搬遷的,視為符合條件。化工企業距離居民區、學校等區域的具體距離并沒有硬性標準。
距離大型化工廠僅有200多米的華昌未來城是否符合標準?小區業主是否接到搬遷通知?對此記者聯系到昌邑濱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相關情況稍后會有專業人員予以解答,但截止到記者發稿前暫未接到對方回復。
對此,半島網將繼續關注。
半島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