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于山東半島的中部,與青島、日照、淄博、煙臺、臨沂等地相鄰。濰坊市是世界風箏都,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
一代跤王單俊義的傳奇人生,“文體兩開花”成佳話
“山東人應該為山東人增光,把學到的功夫和精神傳承下去。”1964年,從部隊轉業的單俊義來到山東省摔跤隊,對摔跤隊的領導表達留在隊里的決心。這一年他25歲,正值生涯巔峰的單俊義懷著對摔跤的熱愛和心系家鄉體育的情懷,加入了山東省摔跤隊。自1957年應征入伍遠走他鄉后,單俊義就和摔跤結下不解之緣,先后在我國“八一”摔跤隊從事職業摔跤運動,成為國家高級教練員,以“一代跤王”聞名于中國體育界,更是為濰坊培養出了30多名全國冠軍。
在單俊義家中,半島網記者初次見到這位頗有傳奇色彩的老人。烏黑的頭發、爽朗的笑聲,行走間透出的淡定、從容,完全看不出面前這位老人今年已經80歲高齡。
一次軍運會獲獎,和摔跤結下不解之緣
1957年,還在讀書的單俊義酷愛單杠、體操,經常在學校為同學們表演單杠,是學校出了名的運動健將。這一天,正在玩單杠的單俊義被在學校征兵的教官喊住了,“小伙子身體素質挺好啊,跟我當兵去吧。”就這樣,18歲的單俊義第一次離開家鄉,跟著教官去了萊陽的高炮51團,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炮兵。
后來,單俊義被調去福建駐守金門。期間,福州軍區組織了一次軍區運動會,在體操項目輕松拿到第一名的單俊義被軍區教練員看在眼里,“是棵練武的好苗子”,于是建議他改行,專攻拳擊或摔跤。
單俊義告訴半島網記者:“我打小身體柔韌性就好,在駐守陣地的時候,經常和戰友摔跤切磋,一直是贏多輸少,很少有人能摔的過我,我就選擇了摔跤。”
1958年底,全軍舉行第二屆軍運會,當時只訓練了四個月的單俊義在軍運會上初露鋒芒,一舉拿下摔跤第二名。比賽結束后,單俊義直接被八一國家隊挑走,開啟了他傳奇的摔跤人生。
個人榮譽拿到手軟,帶出30余名全國冠軍桃李滿天下
1959年,蘇聯和中國舉行了一場摔跤友誼賽,在八一摔跤隊已經小有名氣的單俊義被征兆參加62kg級摔跤比賽。至今,單俊義肩胛骨仍有當時比賽后負傷的痕跡。“這不是傷,是我的軍功章”,單俊義笑著告訴半島網記者,那場比賽結束后,軍區頒給他一個三等功。
1964年,從部隊轉業的單俊義加入了山東省摔跤隊。在一次比賽中,山東隊遇上當時如日中天的八一隊,站在單俊義面前的對手正是昔日在部隊朝夕相處的老隊友。“場上無兄弟,手下見真章”,單俊義沒有因為對手是昔日老隊友就故意放水,而是給故友好好上了一課,不僅贏下比賽,更為山東省摔跤隊打出了名氣。
1984年,單俊義回到濰坊體育學校成立了摔跤隊,開始了他的教練生涯。1994年,他帶領隊員,力壓群芳,取得山東省第十七屆運動會上20個級別中的8枚金牌,得到省、市體育局領導的肯定和贊揚。在他數十年的教練生涯,帶出30余名全國冠軍,可謂桃李滿天下。
單俊義先生為國家高級教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貼。
得范曾先生指點,八十壽誕畫展圓夢
除了體育運動外,單俊義從小喜歡畫畫。1964年,從部隊轉業后,單俊義在山東省摔跤隊訓練,隔壁是山東藝術學院。打小就喜歡涂涂畫畫的單俊義如魚得水,訓練之余,經常去山東藝術學院旁聽,繪畫功底也逐年提高。
1981年,單俊義在徒弟的牽線下,有緣結識范曾先生,或許是“英雄惜英雄”,單俊義和范曾先生兩人一見如故。單俊義也有機會學到范曾先生獨特的繪畫技巧,在繪畫上得到范曾先生的指導和認可,繪畫技巧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單俊義現為中國國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其國畫作品題材廣泛、線條流暢、造型準確、格調高雅,榮獲多項大獎,縱觀單俊義的人生履歷,離不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單俊義的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展覽,2007年,作品《濟公活佛》在山東省美協主辦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全省詩書畫作品巡回展上獲優秀獎、2008年其戲曲人物獲“黃山情第十八屆‘藝海杯’全國書畫大賽”金獎,他也被授予當代著名藝術家榮譽稱號、2010年被授予“中國書畫百杰”榮譽稱號。
值此《單俊義畫集》出版之際,單俊義將在11月17日十笏園舉辦個人畫展,圓夢八十壽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