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即墨2662個網格發力,最大限度防控疫情輸入
半島記者 楊陽 通訊員 杜梅
“過年好!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請大家春節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拒絕扎堆、不信謠言。如遇到有從湖北返鄉或者近期曾去過湖北的人員請及時聯系我們……。”今年春節,這段話成為了青島市即墨區2662名網格員掛在嘴邊的話。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守土盡責,筑牢防線,默默守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堅守!最大限度防控疫情輸入
26日上午開始,在段泊嵐鎮各村大小進村路口,一群配戴口罩和紅袖章,身穿“平安即墨”棉服的網格員便對來往車輛和行人進行勸導。年過半百的東章嘉埠村網格員周明輝也是其中一位,特別的是,他是趁著家人不注意,偷偷溜出門來值班的。“年紀大了,家里人怕我吃不消。但這種關鍵時刻,大量工作需要干,我是村干部,又是黨員網格員,要起帶頭作用”。
這個春節,段泊嵐鎮142名網格員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投入到抗擊疫情隊伍之中,成為守護全鎮6.3萬人口生命安全的排頭兵。
“我將竭盡全力履行前東葛村抗擊肺炎的任務,服從安排,義務作戰!”25日,農歷大年初一,在龍山街道前東葛村,黨支部書記劉麗亞帶頭組織抗戰應急隊伍,48名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簽下軍令狀,為身后百姓織起堅固防線。
摸排各村居基礎情況,把倡議書、宣傳冊發放到每一戶,工作群信息交流從早到晚……在龍山街道,每一位網格員不分晝夜、不分男女,用自己的付出與堅守,織就了一張安全網,對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最大限度防控疫情輸入。正如一位網格員所說:“比起一線醫護人員,我們這點辛苦不值一提,大家萬眾一心,只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破題!升級網格管理新模式
27日上午,通濟新經濟區云橋村網格員仇克克日常摸排中來到湖北籍租房戶陳某家中,詢問其春節期間是否回過老家。陳某言辭閃爍,仇克克于是將情況報告給網格長。在網格長向村黨支部書記仇吉良如實匯報情況后,仇吉良當即安排村莊防疫小組,做好防護措施到達陳某租住房。
經詢問,陳某一家6口確實于20日自駕回到老家湖北松滋市過年,并于26日下午返回青島。由于陳某駕駛的是青島牌照汽車,所以返青時并未被隔離,陳某自己也抱有僥幸心理,并未主動與村莊聯系。村莊核實后,立即將相關信息上報社區,對陳某居家隔離,安排專人值守,并提供食品、口罩、消毒液等貼心服務。目前,陳某一家尚未發現發熱咳嗽和身體不適等癥狀。
從發現問題到有效處置前后不到半個小時,這得益于通濟新經濟區黨工委、管委創新實行的“1+1+1”防控工作模式,即黨員+網格員+村民代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
據悉,通濟新區轄區村莊網格91個,城市社區網格49個,網格員也僅有140名。實行“1+1+1”防控工作模式后,黨員融入小網格,網格員由原來的1對200戶,變為現在的1對10戶左右,大幅提升疫情排查防控效能。
在環秀街道,減少出行、居家過節已成為一致的防范共識。街道創新升級 “區—街道—社區—村—戶”五級工作模式,將村級網格進一步細化到戶、責任到人,通過微信實現每個網格建立“疫情處置群”,網格長為群主,每戶代表為責任人,每日報告疫情,做好宣傳覆蓋,不需見面就能讓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織密“五級疫情防控網”,形成了“發現及時、傳遞迅速、上下通達、落實有力”的“云上”疫情網格監控機制。
通過“即墨網格”微信公眾號下發“致市民的信”,編發疫情防控“48字順口溜”,全面實行地毯式排查、拉網式宣傳、臺帳式管理、溫情式服務,推進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落實……即墨全區18個鎮街、10個功能區、134個社區(管區),1100個村居,2662個網格防控防疫全面發力,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充分發揮網格優勢,織密防疫守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