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青島社區抗擊疫情記錄:隔離者有“快遞員” 微信發起悅讀會緩解焦慮恐慌情緒
半島記者 劉笑笑
“兩斤雞蛋,一斤青椒,四個西紅柿,一斤五花肉。兩斤橘子,四個梨。謝謝”。1月28日上午,市北區寧夏路街道太清路社區黨委書記丁華收到了這樣一條微信。原來,社區居民賀先生夫婦幾天前從武漢返青,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他們自覺向社區報告,并主動居家隔離。由于他們在青島沒有別的親戚,蔬菜瓜果、日常用品等生活必須品的采買便成了問題。
得知情況后,太清路社區第七網格的志愿者們,立即行動,擔負起送物品上門的工作。上午10時,網格黨支部書記于艷芬便將采購齊全的物品送到了社區居民賀先生夫婦家門口。隔著門,于艷芬貼心地囑咐著,“一定多喝水,多通風”“還需要什么藥品不?”“想吃點什么?”
“沒想到在這種時候,不但沒有嫌棄我們,還給我們送了這么多東西,心里非常溫暖。讓我們覺得隔離不是冷冰冰的監控,而是溫暖的支持,真心地謝謝社區和街道的工作同志了!”賀先生激動地說。
據了解,面對疫情防控緊迫形式,寧夏路街道機關及社區3200多名黨員,主動請纓,沖在一線,組建起36支以黨員為骨干,樓組長、群眾志愿者為重要力量的網格防疫志愿隊伍。在繁重的摸排工作之余,還為居家觀察隔離人員送食品、藥品上門,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疫情防控的同時以溫暖凝聚人心。
面對疫情,還有一劑良藥叫“心理防護”。“我們在逐戶通過電話、微信或者樓宇門對講摸排人員流動情況時,也遇到了個別居民的不理解,有個別居民遮遮掩掩,不愿詳細說明近況,”寧夏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趙勇告訴記者,街道在拉緊網格、織密防控網的同時,還采取多種措施幫助居民筑牢“心理防護”,增加群眾對病毒和疫情的認識,提振信心,相信黨、相信政府,科學應對,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據悉,寧夏路街道36個網格黨支部變身36個紅色喇叭,充分撬動各方力量,進行疫情防治科普宣傳,制作轉發微信微博20余條,閱讀8000余人次,制作張貼《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市北區致居民的一封信》《消毒小貼士》15000份,張貼海報300份,懸掛橫幅20條,營造出群防群治、科學防控的氛圍。
“不僅如此,我們還對外公布了街道、社區工作電話,安排專人早9點至下午5點半,收集線索和情況反映的同時,向社區居民免費提供健康及心理咨詢,緩解焦慮恐懼情緒,科學理性抗擊疫情。”趙勇介紹說。
“不光有疏,還要有導。“臺湛路社區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劉建芝分享了他們網格的妙招,“大家這段時間宅在家里確實容易浮躁,要找點點子把大家調動起來,于是我們在微信群發起悅讀會,大家接力每天轉發一篇正能量的文章,大家品讀后,在群中交流感想,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茶話會和串門子。現在已經堅持了5天,每天都有80多名黨員在悅讀群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