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我是武漢學子 我要"回鄉"支援!市立醫院辛永寧和吳建濤第一時間請戰 奔赴抗疫一線
宣世英捧著辛永寧的臉萬般囑托。
文/半島記者 王鑫鑫 圖/青島市市立醫院提供
辛永寧和吳建濤都是青島市市立醫院的醫生,也是青島市支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不僅如此,他們二人還都在武漢上過學,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記憶。所以,跟其他支援醫護相比,武漢對他倆而言,有著更深厚的情愫。武漢是他們的“第二故鄉”,如今“故鄉”有難,他們傾力相助,傾情奉獻,他們也始終相信武漢很快會迎來美麗的春天!
辛永寧 讀書5年,武漢是他第二故鄉
“家鄉”有難,責無旁貸
4201開頭的身份證號,讓辛永寧接到了派出所民警的調查,問他春節有沒有回“老家”,這讓他感嘆青島的防控工作做得細致的同時,心里思緒萬千!“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但我是上大學后在武漢辦的身份證。我在武漢生活學習了5年,可以說,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辛永寧目前擔任青島市市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在工作之前,他曾是一名武漢學子。他感慨地說:“武漢有我的老師,有我的同學,還有我的一個前年畢業研究生。武漢有熱干面,有黃鶴樓,有美麗的櫻花,有太多值得回憶的東西。”然而,曾經給自己留下美好回憶的地方,如今卻疫情肆虐。
“家鄉”有難,“家人”責無旁貸,絕不能袖手旁觀。春節時,他就向自己的導師宣世英總院長請戰,要回武漢戰斗。終于,在元宵節當晚11:00,他接到了宣世英總院長的電話。通知的時候隊伍還需要一名感染專業的住院醫師,讓辛永寧選一個人帶去,知道消息后科室的同事都搶著去,金文文醫生甚至半夜在家里就收拾起了行李。考慮到這畢竟是一場硬仗,不知道要待多久,體力要求高,還是帶個男生吧。于是,他想到了陳立震。“給他打電話時他還在值夜班,已是凌晨,二話沒說馬上找人替班。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非常支持他。后來看到關于他們的采訪,才知道結婚不久,覺得自己真有點不近人情……”
看到女兒的朋友圈淚流不止
人是需要有一種精神的,所以關鍵時候有這么多人都站了出來,沖上前去!可是每個人背后都有一個家庭,他們是爸爸、是丈夫、是兒子,她們是媽媽、是妻子、是女兒……辛永寧也不例外。
“平時在家,雖感覺不出什么,突然要走了,卻是那么不舍。”他回憶當時的情景,凌晨五點起來收拾東西準備出發,女兒還睡著,不忍心叫她,怕自己忍不住哭出來。妻子執意要送,她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辛永寧出國幾個月做訪問學者她都沒說要去機場送,看來這次她有很多話要囑咐。
到了集合地點,他敬愛的導師,宣世英總院長,非常嚴肅嚴謹的人,那一刻卻捧住他的臉,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萬般囑托。
就在準備出發的時候,他突然看到女兒發的朋友圈:爸爸要去武漢了……那一刻,辛永寧突然淚流不止。那天出發的現場,上演了太多感人的離別,他知道,隊員有著太多對親情的不舍,可是,他們同樣知道,有一個命令在召喚:那里有一場戰役,有我們的同胞等著我們的救援!
從沒有像現在覺得時間緊迫
“來武漢一周了,忙碌了一周,常常半夜里醒來,夢中仿佛在黑暗中、在迷霧里,但我堅信,我們這幾萬醫護,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一定會掃除一切陰霾……”辛永寧在戰地日記中這樣寫到。
他回憶,剛到武漢第一天他們就在領隊帶領下全面接管病房。50張床,一天全部收滿,47個重癥,3個危重癥,隨時有生命危險。他作為醫療主管,迅速將團隊分成三個醫療組,實行網格化管理病人,每個醫生負責2個病人,同時每班又負責12~13個病人病情的評估,制定危急值管理制度,同時篩查出三例急危重癥病例,轉往重癥ICU,進行有創呼吸支持。雖然有兩個病人病情得到控制,依然有一個病人病情太嚴重沒能搶救過來。他感嘆:“時間就是生命!從來沒有像這一刻覺得時間這么緊迫!”
吳建濤與前來送行的妻子合影。
吳建濤 武漢有他和妻子的青春記憶
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
吳建濤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心外科的醫生,江城武漢是他與妻子二人共同的第二故鄉。“那里有我們讀書時的青春記憶,那里有培養我們的恩師,有曾經并肩戰斗過的師兄師弟及護理姐妹們。”
疫情暴發后,每天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讓他內心焦躁不安,頻頻與武漢的朋友聯系,他們物資短缺,超負荷工作,感染的同學被隔離,讓他覺得自己有些過意不去,于是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這期間,也曾問過7歲的女兒關于自己與妻子去武漢的態度,女兒有限的理解能力聽說去武漢可能會“死掉”,所以不同意。孩子在身邊割舍不下,最后決定將女兒和兒子都送回即墨的姥姥家。
沒想到,剛送完孩子,他就接到了醫院緊急電話,告知支援武漢。那一刻,“內心中有激動有不安,激動的是可以如愿以償,不安的是這是我人生中首次面對有生命危險的事情,但疫情面前是不容多想的,想起家人支持的態度,讓我不再有后顧之憂。”
離別的萬語千言變成三句話
動員會和院感培訓從2月9日零點至凌晨兩點結束。回家時,妻子已經將行李準備好。思緒萬千,無法入睡,吳建濤覺得與妻子有很多話要說,但又無從說起,最終說了三句話:“照顧好孩子”,“照顧好父母”,“照顧好自己”。她只是回應:“你放心吧,家里有我,等有支援機會我也去武漢陪你”。
本不想妻子送行,因為不愿意看到分離的場面,妻子卻堅持。科教樓前已有不少同事和他們的家人,醫院領導也早早地到了現場。“這時候不知道為什么,突然覺得有一種可以為國家戰斗的自豪感,我與妻子都是在部隊醫院讀的研究生,導師都是軍人,所以一直以來對軍人就有一種崇拜,感覺我們像是一群即將上戰場的士兵,有一種為國獻身的崇高情感。”在踏上去往機場汽車時,與妻子道別,天氣寒冷,吳建濤讓她回去,她堅持要等到汽車離開。“自己鼻子酸酸的,覺得男人不能輕易流淚,但是難以控制。”
堅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2月9日11時許,青島醫療隊攜帶物資和醫療設備包機起飛。機場保安列隊敬禮送行,空乘人員給予了最熱情的服務:“待到疫情結束你們凱旋時,我們接你們回家!”機組播音詞也臨時做了更換,可以說那是一封致逆行者的信,讓人倍感溫暖。
武漢市政府安排迎接他們的大巴車行駛在市區時,吳建濤望著車窗外空曠的馬路,長江里也不再見到江輪,遠處黃鶴樓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像一位老者在迎接這些醫務人員來戰勝這場瘟疫,街道上暫時別去了繁華,沒有了堵車時的嘈雜,沒有了武漢話的充耳,就像《武漢伢》唱得那樣,武漢病了,需要我們的幫助,讓我們等等武漢。
與他們交接的光谷院區新收入40多位患者,是他們本院多個科室外科醫生收的,醫生護士基本上連軸轉,心疼這些同行們的身體。他們說他們全員從年前奮斗在一線,醫學生也都進入了臨床從事輔助工作,就是為了打贏這場戰役,感謝青島對他們的支持。
在武漢的導師、同學,打電話反復叮囑他保重身體,吳建濤感到很榮幸能在一座城與他們并肩戰斗。“我們堅信疫情面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堅信隨著廣大醫療隊的進駐,疫情很快會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 大集上“擺攤兒”,高原上手術!青島市市立醫院“醫”心為民萬里同頻
- 青島再添健康體重管理新力量!青島市市立醫院健康體重管理中心正式啟動
-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運動醫學科創新 “原位修復” 技術,讓患者保留“原裝”告別“拆墻補墻”
- 山海情深!青島市市立醫院“組團”守護藏族同胞“健步夢”
- 青島市市立醫院甲狀腺外科團隊48小時極速救治甲狀腺癌患者,微創技術彰顯青島速度
- 山海同心,“云”端攜手,青島市市立醫院助力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提升分娩鎮痛技術
- 有機磷中毒疊加飲酒致多器官衰竭!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團隊歷時一周創造生命奇跡
- 內鏡下的“針尖”醫術:青島市市立醫院EUS-FNA技術實現消化系統疾病診斷 “毫米級突破”
- 內鏡下的“針尖”醫術:青島市市立醫院消化內科運用EUS-FNA技術,精準破解消化道疑難病癥
- 小切口解決大難題,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實施高難度經鎖骨下入路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