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當天,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組織青年先鋒隊正式啟動“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為走失人員尋親歸家。據了解,2019年至今,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共尋親登記171人,成功尋親136人,...
走失老人方言濃重老鄉都聽不懂 西海岸新區救助站三天幫她找到家人
半島記者 劉笑笑
“三天了,我終于找到你了,你怎么在這兒啊……”近日,在西海岸新區救助站內,張家樓鎮的呂煥亮老人拉著走失老人李富華的手哽咽地說。原來,老伴李富華出門時不料迷了路,被熱心群眾發現后送到了救助站。救助站啟動三級救助機制,聯系了張家樓鎮,鎮民政辦隨即聯系各村聯絡員進行全面排查,最后找到了呂煥亮。
6月9日上午,新區藏馬救援隊護送一名70多歲的女性到西海岸新區救助管理站求助。工作人員詢問其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時,老人地方方言濃重,工作人員根本聽不懂,只能模糊地聽到“昆明”兩字。救助站通過全國救助查詢系統和人臉識別均未查到老人信息。
為盡快幫助老人找到家,與家人團聚,救助站請來一位云南籍熱心市民當翻譯。這位市民判斷老人是少數民族,講的族語他也聽不懂,只能依稀聽出老人今年72歲,從昆明出來20多年了,現住張家樓。
根據這一線索,救助站在全國救助微信群發布尋親公告,希望得到昆明同行的幫助。同時,立即啟動三級救助機制,聯系了張家樓鎮,鎮民政辦隨即聯系各村聯絡員進行全面排查,這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被救助的這位老人名叫李富華,22年前從云南來到新區張家樓鎮,與呂煥亮相識并共同居住,平時很少外出。呂煥亮膝下無子女,前幾天因身體不適被其侄子送到醫院進行治療。李富華老人由于擔心他,打算去醫院看望,不料迷了路,被熱心群眾發現并告知藏馬救援隊,這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和社會的共同參與。2016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出臺文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搭建起救助站、鎮街、村居組成的救助網絡,區設立救助站、鎮街建立1-2個街頭救助點、村居成立3-5人的救助小組,各負其責,相互聯動,形成了三級長效救助機制。這種機制,創新了救助服務模式,將以往 “碎片化”資源,整合鏈接成一個資源網,在流浪乞討救助服務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