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傳承千年的鎮山文化 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走進沂山
半島網8月25日訊 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于此,從而留下名垂青史的“東鎮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數量為世界之最。8月25日,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探訪膠東2020”走進沂山,感受自然與人文的交相輝映。
沂山位于濰坊臨朐,古稱海岱、海岳,為中國東海向內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岳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它雄踞魯中,冠冕沂蒙,奇峰爭秀,飛瀑流韻,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沂山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達98.6%,居于山東省之最,如此廣袤的植被覆蓋使得這里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極為豐富。據講解員介紹,“沂山森林公園中,每立方厘米約有8.9萬個負氧離子,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
關于沂山“天然氧吧”之稱還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據講解員介紹,景區曾經來過一個老太太,由于身體不好,需要常年吸氧,后來她來到這里旅游,發現在沂山的那幾天可以不用吸氧,身體狀態也比較好。后來,她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來沂山休養一段時間。可見,沂山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確實很高,“天然氧吧”之稱,名不虛傳。
采風團一行隨后來到東鎮廟,東鎮廟作為沂山山神廟,位于沂山東麓,是古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朝拜、祭祀沂山的第一站。“東鎮碑林規模宏大是全國三大碑林之一,記錄了國家歷史史實,是歷史文獻的重要佐證。”據講解員介紹,沂山仙山秀水、靈氣所鐘,激發了數不盡的文人墨客的靈感,他們寫下了浩如煙海的華美詩篇和散文游記,有的還勒石成碑或刻于石壁,讓后人有幸欣賞到了他們縱橫捭闔、美不勝收的書法藝術。一代代名流巨擘如李白、酈道元、歐陽修、范仲淹、蘇軾、蘇轍以及明狀元馬愉、趙秉忠等至此攬勝,與沂山結緣,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描繪沂山秀麗風光,解讀沂山的博大厚重,留下了一曲曲千古絕唱、成為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
沂山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是歷代朝廷祭祀的華夏名山。它與東岳泰山、東海代表著國家東部國土,它不但是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象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東鎮文化作為濰坊文化的優秀代表,擴大了本地區的影響,提升了本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今天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建設“文化名市”和旅游工作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紀豪杰 梁湘 于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