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上午,大眾報業集團“高質量發展看淄博”大型采訪活動開啟。大眾報業集團旗下15家媒體19名記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采訪,用文字、照片、視頻等不同方式,把淄博的發展成果進行全方...
高質量發展看淄博之品牌篇:一二三產業融合布局 數字化農業為全產業鏈賦能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 鄭成海
布局數字化農業,為全產業鏈賦能,在姜太公首封之地和齊文化重要發祥地——山東淄博高青,黑牛、奶?!皟深^?!碑a業發達,絕對是本行業的領軍品牌。8月26日,“高質量發展看淄博”大眾報業集團融媒體采訪團走進了得益乳業,半島全媒體記者親身體驗,尋覓奶牛產業的成功之道。
企業數字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企業突破自我瓶頸的助推器。“得益乳業積極布局全產業鏈數字化系統,在養殖板塊,運用物聯網技術、RFID 技術、手持終端等,實現規模牧場業務精細化管理;在種植板塊,建設土地管理 GIS 系統、土壤墑情采集系統等數字化支撐系統,提高農業作業效率;在中游生產,以一瓶一碼,全產業鏈溯源為紐帶,將消費者手中一杯奶的各環節進行數據信息的整合展現,提高產品透明度。”山東得益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趙林杰表示。
今年受疫情影響,眾多傳統零售型企業通過電商、數字化渠道謀取發展之路,得益乳業與阿里、京東、騰訊合作,建設2C端營銷數字化平臺,建設社區惠民食品服務供應保障體系,實現多觸點服務,不斷滿足消費者的訂單需求。
另外,得益乳業積極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規劃落地,補齊三農短板,成立得益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承載低溫奶及農產品配送,并依托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TMS/WMS等,實現物流全鏈路、全場景冷鏈可控、可追溯,已成為山東智慧冷鏈物流產業的代表標桿。
據介紹,得益乳業是從齊魯大地生長發展起來的一家乳制品企業,多年來一直專注低溫新鮮乳品,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成長為一家集生態化農業種植、規?;膛pB殖、智能化乳品加工、現代化低溫物流、數字化營銷服務于一體的低溫奶制造企業,是山東省最大的乳品企業,是中國低溫奶領域第四大乳品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奶業D20企業聯盟觀察員,全國液態奶消費者滿意度“七冠王”單位,連續10年服務山東省市兩會。2018年6月,公司獲得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高級贊助商、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指定乳制品兩項重量級榮譽。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公眾對身體免疫力提升更加關注,對牛奶的飲用需求也愈發迫切。國內乳品企業眾多,作為中國低溫奶領軍品牌,得益乳業是如何脫穎而出贏得更多消費者青睞的呢?趙林杰介紹說,得益乳業的做法是建立上中下游自有可控的生態循環全產業鏈條,通過發揮全產業鏈的差異化優勢,深耕低溫鮮奶和低溫酸奶的技術創新和生產加工,各項營養指標均高于歐盟標準,讓全國人民喝上國際最高標準的新鮮低溫奶,已成為全國人民最信賴的乳制品企業。同時得益乳業積極開辟省外市場,銷售渠道已拓至北京、上海、江蘇、安徽、河北、河南等周邊省市,以優質產品和服務滿足更多消費者的營養健康需求。
在淄博高青,得益乳業積極布局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生態循環奶業基地,包含現代規模養殖、現代品牌農業、農牧文化觀光、飼料加工四個核心板塊,構建“種-養-加”一體化農業產業融合,涵蓋農業生產全過程、全鏈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大農業解決方案,有助于帶動齊魯大地農產品品牌升級,實現農牧生態產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項目在2018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項目,2019年高青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導項目,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高青木李示范區主導產業,2020年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
得益乳業養殖板塊包含4個規?;f頭牧場,當天記者參觀的第二牧場就是其中一個。得益牧場奶牛存欄量達到3.5萬頭,引進7000頭澳洲荷斯坦奶牛和國際領先的牧業設備,比如記者看到的瑞典利拉伐80位重型轉盤擠奶機,是行業最先進的大型擠奶設備,同時利用國際智能化、信息化大數據系統,實現養殖的高效高質。為了做好養殖板塊配套,得益乳業對周邊2萬畝種植用地進行規?;?、專業化整合及建設,打造集有機牧草種植、有機果蔬種植等于一體的新種植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乳業奶業基地項目現年產優質原奶 11萬噸,通過整合的2萬余畝土地發展規?;洜I,帶動高青縣木李鎮、青城鎮、黑里寨鎮、田鎮街道辦 4 個鎮、59 個村、3657 戶、1.2 萬余農民,每年增收2000萬元。同時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4個合作社就業致富。得益乳業依托一二三產業融合生態循環奶業基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產業動力,成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特色板塊,成為齊魯大地上生長起來的中國低溫奶領軍品牌。
趙林杰告訴記者,得益乳業國際標準的奶源基地建設,旨在從源頭上保障產品的高品質。而這,正是得益乳業堅守低溫奶戰略道路的重要一程。說到低溫奶戰略,就不得不提低溫奶與常溫奶的概念,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常溫奶采用超高溫滅菌,牛奶中的致病菌和有益菌全部被殺死,可常溫保存,保質期長。而低溫奶采用低溫巴氏殺菌工藝,在殺滅致病菌同時保留更多有益菌和天然活性營養物質,如乳鐵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更能滿足消費者的營養需求,低溫奶保質期較短,需低溫冷藏保存,對企業的冷鏈配送能力要求非常高。
除了上游農牧板塊,得益乳業還積極整合國際資源布控中游和下游板塊,30余條自動化生產線、63套國際先進檢測設備保障了生產過程可控,同時通過嚴控原奶、專線生產、工藝創新,不斷優化巴氏殺菌工藝,在國內率先實現了75℃、15s的殺菌工藝,最大限度地保全了牛奶的活性物質和天然營養。自有的150輛大型冷藏車保障了配送可控、2000余人的投遞團隊實現牛奶從牧場到餐桌不超過24小時。
在中游加工層面,得益乳業不斷深化對外合作,提升研發水平,開放性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哥本哈根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等眾多國際知名院校、科研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技術進步帶來產品創新,牛奶中的天然活性營養物質得到更多保留。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達200mg/L以上,乳鐵蛋白含量高達45mg/L以上,乳過氧化物酶高達2600U/L以上,β-乳球蛋白高達4000mg/L,是真正意義上的鮮活優質好奶。
在品質管控方面,得益乳業實施供方審查準入、進貨檢驗、過程控制、成品檢驗、冷鏈物流、銷售管理等的全過程質量管理及全程可追溯,引入“六合一”體系認證,對標國際先進標桿,建立核心食品質量管理標準264個、關鍵檢測標準248個。生產過程運用5M1E、PDCA、QCC等TQM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和工具,對各環節質量管控情況進行持續改善、精益求精。
在下游板塊,得益乳業成立得益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現有冷藏物流車150余輛,在全省16地市建立低溫冷庫及分撥中心,依托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TMS/WMS等,實現物流全鏈路、全場景冷鏈可控、可追溯。在終端,得益乳業實施千店工程、萬家網點等工程,利用信息化設備實現企業、終端、客戶互聯互通,覆蓋山東全省,輻射北京、上海、江蘇、安徽、河北、河南等周邊省市。得益擁有2000余人的益家訂服務隊伍,配套2000余輛專業保溫投遞車輛,實現最后一公里冷鏈配送,保證產品從工廠到餐桌24小時新鮮到家,每天為100萬家庭提供新鮮送奶服務,實現了消費者服務零距離。
“作為中國低溫奶領軍品牌,得益乳業將繼續積極發揮品牌影響力帶動齊魯大地農業改善、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同時進一步依托全產業鏈自控模式,推進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做大規模,做強品牌,為全國更多家庭提供新鮮優質的低溫奶!”趙林杰表示。
走進高青
據介紹,高青地處淄博北部,北靠黃河,南臨小清河,轄7個鎮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309個行政村,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37萬,黃河過境47公里,境內有高速1條、國道2條、省道6條,濱萊高鐵、高青至濟南高速公路、小清河復航設港等重大工程正在積極推進。是省財政直管縣和淄博市唯一納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區縣。
人文歷史悠久,是姜太公首封之地和齊文化重要發祥地,陳莊西周古城遺址被列為200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春秋時期的狄城遺址,宋代的扳倒井、袞龍橋,清代的文昌閣等歷史文化遺存。
地勢平坦,氣候溫和,生態優良,林地面積6萬畝,城市森林覆蓋率達45%,為天鵝越冬棲息地,是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2019年高青天鵝湖國際慢城被國際慢聯授牌。境內河湖縱橫交錯,濕地資源豐富,是淄博市重要水源地,大蘆湖水庫容量3000萬立方米。是勝利油田主產礦區,探明石油儲量2.5億噸,天然氣儲量23億立方米。溫泉地熱資源豐富,屬海洋性碳酸質富鍶溫泉,是“中國溫泉之城”。
產業特色鮮明,工業以健康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為主,飛源、立新、渤海活塞等企業蓬勃發展,有國井、扳倒井魯酒領軍品牌,是“中國白酒名城”?!皟深^?!碑a業發達,黑牛、奶牛存欄分別達2.5萬頭、3.3萬頭,鮮奶產量居全省前三;擁有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紅柿等國家地理標志商標認定農產品15件,是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中國黑牛城”。2019年華為縣域智慧城市峰會在我縣成功召開。
近年以來,高青縣委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產業興縣、新型工業化強縣建設思路,圍繞主導產業,重點打造化工產業園、黃三角藥谷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四大園區,推出了加快骨干企業和創新成長型企業發展的6條措施、精準突破“雙招雙引”的18條措施和“飛地”經濟等政策,積極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和鎮辦財稅體制改革,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圍繞鄉村振興,出臺了扶持黑牛產業做大做強的10條措施,鼓勵新天地集團、得益乳業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研究出臺土地流轉獎勵政策,促進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扎實推進“三資”清理,進一步健全完善土地臺賬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持續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啟動實施總投資14億元的全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今年投資2.2億元,治理骨干河道146公里,改建清淤沉沙條渠、干支渠69公里,貫通全縣水系,實現旱能澆、澇能排,為打造江北水鄉奠定堅實基礎。加強與周邊協調溝通,爭取將跨黃河大橋、跨小清河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市規劃盤子,進一步增強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黃河灘區遷建工程一期13個村3982名群眾正在分房搬遷,二期4個村1293人10月底完成搬遷。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機關開展“機關黨建規范化建設落實年”活動,在農村開展“五面紅旗”(基層黨建、脫貧攻堅、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社會治理)選樹和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專項整治,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縣委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抽調1135名縣直干部充實一線,24小時值班值守,累計撥付資金2500余萬元,全縣未出現疫情,經濟社會秩序基本恢復,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對131家規上企業、32個重點項目實行“一企一專班”“一項目一專班”制度,一企一策幫助解決資金、原料、物流、用工等問題,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23個市重大項目已開工16個。南大光電特種氣體、黃河新材料、僑森醫療、寶乘電子等企業實現逆勢增長?;闄C,搶抓中央增投資、補短板、擴內需等政策機遇,策劃總投資83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16個,全部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策劃上報總投資38億元的中央新增投資項目35個,儲備總投資56億元的新基建項目27個、總投資199億元的擴內需項目135個。同時,積極推進改革創新,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城鄉環境大整治精細管理大提升等工作,縣域營商環境、貧困群眾生活條件以及城鄉環境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