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立足青島,站在國家戰略與城市戰略疊加的浪尖之上,同時放眼全國和世界,秉持高遠格局,致力于將更深度、更專業、更權威的新聞報道呈現于用戶眼前,與時代脈動連接。這里有最權威的財經...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批上路 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原標題: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批上路,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你在高速公路上看見汽車從你身邊飛起來嗎?”這種情況未來可能發生。
近日,荷蘭飛行汽車制造商PAL-V在官網披露,其生產的飛行汽車PAL-V Liberty已獲得批準可在歐洲道路上行駛。
來源:PAL-V官網
通過這項批準后,PAL-V離交貨又近了一步。這也是全球首輛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常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黑科技交通工具正逐漸走入現實。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得上路資格
首款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由荷蘭制造商PAL-V打造。今年2月以來,Liberty陸續通過多個測試,包括嚴格的歐洲道路準入測試、制動和噪音污染測試等。
PAL-V的試駕員漢斯喬爾說:“當我第一次啟動PAL-V時,我真的起雞皮疙瘩了。它非常平穩,對轉向反應靈敏,重量只有660公斤,加速性能非常好。整體體驗就像一輛跑車。”
來源:PAL-V官網
據介紹,這款汽車如果想上天飛行,還需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航空認證,據稱有望在2022年完成審批。
什么是飛行汽車?
飛行汽車,顧名思義,是一種既能在陸地上行駛,也能在空中飛行,二者可以自由轉換的交通方式。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飛行汽車是未來世界的代表元素。
舉個例子,開車從北京首都機場到北京展覽館需要1個小時,但飛行只需不到10分鐘;上海至杭州單程至少2個小時,但如果開飛行汽車只需要33分鐘。
當前,隨著生產技術的迭代升級,飛行汽車已擺脫制造技術的束縛。而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的賦能下,飛行汽車更是由最初的實驗性產品,發展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
據美國垂直起降學會統計,目前全球在研的“飛行汽車”項目已超200個,參與者既有大眾、豐田等頭部車企,也有谷歌、騰訊、英特爾等科技巨頭。
中國制造“不再是概念”
中國作為汽車大國,在飛行汽車領域的布局并不落后。
今年9月的北京車展現場,由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和小鵬汽車共同投資、控股的航空科技公司小鵬匯天正式對外亮相,小鵬匯天還帶來了旗下首款超低空飛行汽車“旅航者T1”。
“這絕不是一個概念。”何小鵬表示,“它已經飛行了數千尺”。
小鵬匯天正在研發第二代超低空飛行汽車,預計2021年完成,第二代飛行汽車座位或增至兩個(該飛行汽車目前僅有一個座位)。
這個賽道上還有車企吉利。該公司在2017年通過全資收購Terrafugia實現飛行技術與產品的落地。今年5月,Terrafugia啟動框架機地面調試和可靠性測試,目前該產品已開始接受預定,計劃于2023年正式上市。
億航智能于2019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是全球城市空中交通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9年8月,廣州與億航智能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億航全球首個空中交通試點城市,且億航載人飛行器2019年已經成功在廣州完成飛行。這也是全球范圍內首次有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在國際都市中心起飛。
億航智能表示,今年將提供更多航線,并陸續開放讓市民進行預約體驗。目前大灣區多個城市特別是珠江東西岸航線已在勘測設定中。
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飛行汽車行業將創造3000億美元市場規模,最初會轉化部分地面交通、飛機和公共交通的市場份額,伴隨技術發展最終會開啟多個全新的商業領域,2040年可發展至1.5萬億美元市場。
其中,中國、歐洲、美國將占主要市場,而新西蘭、新加坡、巴西、墨西哥等將成為最早采用飛行出租車的國家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