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供熱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受冷空氣影響,山東省濟南、泰安、聊城多地提前開啟供熱模式。而青島目前也已經具備熱態運行條件,相關部門正在密切關注氣象情況,供熱時間如有調整會第一...
心聲有處可訴市民心氣順 半島問暖熱線今繼續接聽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鮑福玉 王洪智 劉玉凡
“開發商收了一萬多塊錢的暖氣配套費,到現在都沒有安裝暖氣!”“我們小區多年不熱,這次孩子都凍感冒了!”……半島全媒體平臺推出“熱企進半島,在線解決供暖難題”的活動后,引起了市民廣泛關注,17日撥打熱線的市民更多,問暖熱線也更加火爆,截至下午4時當天活動結束,問暖電話的數量已經翻番。而市民反映的所有問題,現場嘉賓和記者都已進行反映和轉辦。“這個活動很好,我們的心聲有了地方可說,氣也順多了!”市民王先生說。
有備而來,嘉賓自帶“小秘書”
17日,做客半島問暖熱線的嘉賓是青島能源泰能熱電客服中心主任郭靜,不到接線時間,她就和同事一起來到活動現場。“我們這次可是有備而來!”郭靜告訴記者,雖然只需要一位嘉賓來到現場,但為了讓市民的反映更有速度地得到回應,她專門帶著自己的“業務能手”李梅來到現場,一起幫助市民解決遇到的問題。“昨天就接了那么多電話,今天肯定會更多,不找人搭把手肯定忙不過來!”說話間,就已經有市民的電話打了過來。
郭靜和李梅接聽熱線電話。
“這都正式供熱了,別人家都熱了,我家的暖氣片還冷冰冰的,到底能不能解決!”來電的李大爺非常不客氣,用近乎批評的語氣表達不滿,“大爺,您別著急,您首先看看是都不熱,還是只有部分不熱,如果是都不熱,您再看看家里的閥門有沒有打開,如果都沒有問題,您留下電話,我立即給您轉辦,上門查看問題!”雖然對方脾氣不好,但郭靜還是非常細致耐心地為對方一一指導解決。而經過這番指導,李大爺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家的閥門沒有開好。“真是給你們添麻煩了,原來是我自己的問題!”看到是自己的責任,李大爺也不好意思起來,連連為自己的沖動給郭靜道歉。
除了李大爺,還有家住洛陽路的袁先生,自己購買的是二手房,現在他發現自己掉“坑”里了。原來當時買房時,前房主告訴他家里有暖氣,但實際情況是壓根沒有接入到管網。不僅如此,裝修的時候對方全是埋了暗管,導致現在除了能看到幾組暖氣片外,根本看不到管子,也就無法找到暖氣不熱的癥結所在。面對“來勢洶洶”的質問,郭靜耐心給袁先生進行了解釋,并最終讓他明白了問題出在哪。“我也不知道是誰的責任,還以為是熱力公司的事,這幾年一直不停地找,真是太不好意思了!”雖然開始時抱著投訴的目的,但是打完電話袁先生表示“心不塞了,氣也順了”。
換位思考,用心解決市民取暖難
記者注意到,不管是什么樣的電話,矛盾怎么突出,在郭靜這里總能游刃有余地解決,每一個電話,她都接得非常耐心認真,記錄得非常全面。“我做這個工作十多年了,基本上什么樣的供熱問題,我都遇到過,老百姓需要什么,怎么解決,我也基本上心里有數!”郭靜告訴記者,比如剛才咱們遇到的一個市民的問題,就不是熱企能解決的事情,他住的這個房子周圍的鄰居到了冬天都不在這里居住,因為熱傳遞就會導致這個居民家怎么也熱乎不了,沒有辦法咱們只能跟他解釋清楚具體的原因,告訴他如何申請退費,取得居民的諒解。
“有時候居民生氣就是因為一句話不對付造成的!”郭靜告訴記者,只要換位思考,用心溝通,就能取得對方的理解,而且半島搞的這個活動也很好,相當于給了大家一個第三方的“發泄口”。“不管是對居民來說,還是企業來說,通過第三方來解釋溝通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據了解,今冬供熱季正式開啟,為了使居民獲得更加便捷的供熱服務,加快供熱問題報修流程,提高供熱企業的響應率、解決率,市城市管理局堅持服務關口前移,全面推進燃氣供熱服務進社區工作,大力推行燃氣供熱社區服務管家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劃分493個服務網格,共配置各類管家、檢修服務員1300余人,建立(或依托)微信群570余個,設置固定辦公點150余個,開展入戶宣傳10萬余次。市城市管理局通過深入開展服務進社區,大力推行供熱服務管家,有效保障今冬供熱工作更加有序平穩、居民更加舒適滿意。
接線結束,郭靜(右)和李梅又加班半小時將市民們的問題匯總整理。
熱線火爆,問暖電話數量翻番
此外,在當日的接線活動中,記者也注意到很多市民并不知道是哪一家供熱公司為自己服務,這也導致了很多問題不能立刻解決,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核實。那么市民在撥打緊急報修電話時應該注意些什么?怎樣才能快速報修呢?
對此,郭靜也告訴記者,作為市民,首先應清楚服務自己家是哪一家供熱公司提供服務;其次,應該對自己居住的地點、樓棟編號、門牌號、房間號詳細了解,這樣一旦有緊急情況就可以第一時間搶修,并及時與熱企聯系,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此外,在接到的線索中,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市民自行安裝暖氣片導致出現的問題。“市民買來暖氣設備后,可以聯系熱企,由專業的人員上門指導,這樣會減少很多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問暖熱線開通后,第一天就接到了市民百余通電話,第二天電話更是熱上加熱。17日下午4點,在第二天的活動即將結束時,熱線電話還是不停地響起。而為了不影響居民的取暖,郭靜和李梅一直等到4點30分,并將所有記錄的問題進行統計匯總,轉辦完畢才離開現場。隨后,經過記者梳理發現,17日的熱線電話達到了200余通。當天下午5點左右,針對市民們遇到的供熱問題,記者均已通過供熱媒體群,向熱企及相關責任單位進行了反映。
相關鏈接>>
493個服務網格,打通供熱服務“最后一米”
11月16日,今冬供熱季正式開啟,為了使居民獲得更加便捷的供熱服務,加快供熱問題報修流程,提高供熱企業的響應率、解決率,市城市管理局堅持服務關口前移,全面推進燃氣供熱服務進社區工作,大力推行燃氣供熱社區服務管家模式。
為提升燃氣供熱服務質量,市城市管理局創新服務模式,制定出臺了《青島市燃氣供熱服務進社區工作方案》。青島市各燃氣供熱企業迅速行動、周密部署,建立細分社區服務網格,設立服務管家和檢修服務員。通過各類服務窗口、微信服務群、社區公示牌、固定辦公點(換熱站)或入戶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公示相關服務信息。服務管家、檢修服務員在燃氣安檢季、供熱季開始前、重要政策發布等關鍵節點定期公示相關信息。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劃分493個服務網格,共配置各類管家、檢修服務員1300余人,建立(或依托)微信群570余個,設置固定辦公點150余個,開展入戶宣傳10萬余次。市城市管理局通過深入開展服務進社區,大力推行供熱服務管家,有效保障今冬供熱工作更加有序平穩、居民更加舒適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