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CT片可以明顯看出,在同一部位,患者8月19日(左圖)出院時受傷部位還沒有紗布,而9月11日(右圖)再回到醫院時就出現了紗布(陰影部位)。 本報記者 戚云雷 攝
齊魯晚報濟南9月17日訊(記者戚云雷)16日本報報道了在濟南打工的紀先生術后一月在未愈合的傷口中發現有紗布竄出一事。17日,濟南市衛計委介入調查并組織專家組對此事進行會診調查。調查認為,排除此“紗布”來自手術過程。
當天下午,濟南市衛計委副主任楊玉華主持調查。來自駐濟省市醫院的骨外科專家,對涉事病案資料、封存實物進行了歷時近兩小時的查驗、分析。
濟南市衛計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張印戈代表專家組通報了調查結論。他說,調查結論認為,排除此“紗布”來自于手術過程。證據有四:首先,手術過程沒有使用這種如此小的紗布的機會,手術中如果填塞紗布沒必要剪成如此小的紗布條。其次,經查證,該手術室術前、術中、術后清點核對無誤,記錄明確,不存在紗布等器具數量前后不匹配的情況。再者,該院手術室骨科手術都用紗布墊,而非紗布條。最后,專家組成員在查證中發現,從患者體內取出的紗布展開后,邊緣不整齊,外帶“塑料薄膜”,且展開的“塑料薄膜”大小與紗布大小、面積明顯不相符。而在臨床實踐中是不存在“塑料薄膜”情況的。
對此,患者方面并不認可。紀先生父子堅持認為,紗布來自于醫生的疏忽。針對濟南市衛計委的這一調查意見,他們稱將進一步采取相應手段進行反映和維權,并愿意與院方一樣走司法途徑。
楊玉華說,衛計委作為醫療機構的主管部門,當天組織的調查并非正式司法鑒定,而是行政調查。目的就是為了以公正公開的態度,了解事實真相,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鑒于今天的調查情況,我們建議醫患雙方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楊說。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左金良表示,當天專家組的意見是客觀、公正、科學的。下一步,院方將通過司法途徑,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最后,在媒體記者的見證下,醫患雙方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相關規定,共同對此事件的核心證據“紗布”進行了封存。對于此事后續進展,齊魯晚報將繼續關注。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