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廚房的剩飯剩菜屬于濕垃圾應該放在綠色桶,這個破損的塑料盆屬于干垃圾應該放在灰色桶”唐李屯村網格員唐愛慶正積極指導村民垃圾分類。據了解,即墨大信鎮積極推進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20名網格員奮戰垃圾分類第一線,成為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和代言人,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精細化。
垃圾分類網格化全覆蓋,宣傳全面到位
為提升網格內村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網格員們在各自負責的網格范圍內發放宣傳頁和明白紙,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并結合鎮生態辦設置的垃圾分類宣傳欄,積極向村民普及垃圾分類基本知識和意義。同時網格員積極開展入戶宣傳,針對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詳細講解分類,努力提高群眾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在任家屯村,居民張大媽提著兩個垃圾桶,熟練地將一個垃圾桶倒入可回收垃圾桶內,將另一個倒入到餐廚垃圾桶內。“村網格員張永習這兩三個月不斷在街上宣傳,不懂我就問,慢慢我也學會了,我現在已經能熟練區分日常這些垃圾的分類了。”張大媽高興地說道。
網格員每10天對網格責任區內農戶進行一輪入戶走訪,解決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指導農戶實施正確垃圾分類,使村民深入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引導村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及環保意識,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
垃圾分類網格化全程跟蹤,服務全程到位
網格員們的身影還出現在垃圾分揀處理中心以及各個垃圾分類責任區內,他們不怕臟,不怕苦,不定時巡查村民門口垃圾桶垃圾分類是否正確,蹲守在垃圾分類亭對垃圾分類的源頭進行檢查、督促垃圾分揀員的二次分揀工作、搞好責任區內的環境衛生和考評工作,促進鎮村環境衛生水平再上新臺階。
下一步,大信鎮將繼續利用網格化管理為契機加大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每一位村民從自身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讓我們的美麗家園更環保、更和諧。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89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