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丨活力街道還要深挖消費活力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石冰冰
日前,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發布“2024活力街道全國500強”榜單,街道這一城市基層治理體系的中樞力量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榜單以全國除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外的8343個街道作為研究評價對象,從經濟活力、創新活力、消費活力三個維度進行評估。其中,山東共40個街道登榜,青島就有21個,城陽區城陽街道以第49位的成績,收獲“山東第一”。
活力,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吸引力的詞,不僅包含經濟數據的“硬”,也包含民生煙火的“軟”。以“經濟活力”為例,其二級指標涵蓋了新增注冊企業數量、企業新增融資額、區域經濟發展能級;再以“創新活力”為例,既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又要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可以說,該榜單是一個兼顧當下成色和未來前景的綜合考量。
街道重在激發經濟活力,讓發展勢能“聚起來”。如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2023年完成稅收34.11億元,總量位居鎮街第一,規上工業產值達到246.07億元。去年引進了山東銘宣新能源等重點項目61個,推動新城數智產業園等10個億元以上項目簽約落戶。今年長江路街道再接再厲,天寶醫療科技產業園項目于近日落地,生物醫藥產業正集聚成勢。
街道要不斷釋放科創活力,讓高能級創新主體“沖起來”。經營主體活力反映經濟發展活力,在一個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中,經營主體才更有動力去激發創造創新活力。以城陽街道為例,科小、高企、隱形冠軍、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新經濟潛力企業和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八項指標,總量位居城陽全區第一,高能級創新主體的活力和發展潛力不斷迸發。
街道還要深挖消費活力,以“新”拓“需”讓消費市場“暖起來”。嶗山區金家嶺街道通過有創意、有人氣的文旅供給,釋放出不可小覷的文旅消費活力。在濱海美好生活嘉年華系列活動中,“活力金家嶺”沙灘音樂季作為重頭戲,通過文化、旅游與音樂的深度融合,展現了金家嶺街道的無限魅力,讓活力感變得具象化。
如今,在青島的街頭走一走,活力處處有,這種活力是可感可知的,可考可量的。這些基層“小單元”以自身朝氣蓬勃、奮勇爭先的生動實踐,源源不斷地釋放著活力大能量,為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在街道成為城市競爭新戰場的當下,青島的街道要一手練好經濟發展“硬功夫”,一手增強社會治理“軟實力”,筑牢活力基底,澎湃活力動能,這也是面向全球凸顯青島辨識度,放大青島特色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