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城攜手,跨越山海話共贏
青山倚碧海,島城聚遠朋。7月19日,2025“世界市長對話·青島”活動現場,來自白俄羅斯、柬埔寨、德國、希臘、日本、新西蘭、尼日利亞、韓國等8個國家的友城市長們,和我省青島、煙臺、威海等城市市長相聚一堂,圍繞“精彩文旅 友城共享”對話,分享城市發展經驗,探討深化合作機遇,共話友城共贏之路。
如何做強特色優勢,發展海洋旅游?如何活化歷史城區,開啟文旅新章?如何發展國際旅游,促進人文交流?一個個活動話題引發與會嘉賓熱議。
與會嘉賓中有多位來自海洋城市,在發展海洋旅游方面很有經驗。對話交流中,合作成為高頻詞。
希臘比雷埃夫斯市是希臘重要的航運、金融和工商業中心,擁有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該市市長莫拉里斯介紹,城市將未來與海洋緊密相連,正以開放的現代視野擁抱全球趨勢與發展浪潮。當地“海洋日”活動已舉辦至第十一屆,在每年5月舉辦120多場免費開放的活動。
煙臺市副市長隋子林說,煙臺將推出海上、島上、岸上等海洋旅游產品,打造百公里精品休閑旅游“海岸之路”“一岸一景”,做優生活體驗。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旅游發展前景廣闊。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副省長索非說,當地將發展重點放在發展郵輪旅游、開發生態海島、推進社區和文化建設上。
日本下關市副市長島崎敏幸同樣表示,下關有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旖旎的自然風光,下關市正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支柱的城市建設。
“高質量的海洋旅游產業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海洋生態保護。”威海市副市長梁皓說,威海探索旅游資源“柔性化開發”模式,以“最小干預”為原則、以“文化共生”為內核,以最溫柔的方式擁抱海洋,推動海洋旅游可持續發展。
歷史城區是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如何在保護與開發間尋求平衡、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已成為全球城市共同關注的話題。
德國雷根斯堡市市長施瓦茨費舍爾,現場分享活化歷史城區的經驗時提出,文化活動、跨區域的文化遺產管理能夠助力提升城區的宜居性。
白俄羅斯明斯克市執委會主席庫哈列夫說,在全球面臨各種挑戰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合作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空間,擴大人文交流。目前當地正與中國旅行社積極合作,引進中文服務和適配的旅游產品,各家酒店正積極開發“友好中國”項目,以加強兩國間的人文交流。
合作向未來,國際友城是跨越山海的“連心橋”,是文明互鑒的“金紐帶”,是合作共贏的“助推器”,可以將國際友城的特色、傳統和市民的愿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尼日利亞拉各斯州州務卿薩魯—亨迪因說,近年來當地大力投資海岸線防護、支持海洋和沿海旅游業發展、創新性地活化歷史城區、吸引年輕一代,期待與青島在文化和旅游、創意產業、青年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大邱炸雞啤酒節和青島啤酒節都深受全球游客喜愛,希望兩市充分挖掘這些標志性的文化符號和活動,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韓國大邱廣域市市長代表、經濟局局長樸基煥說。
友誼催生合作,合作推動發展。40多年來,青島先后與54個國家的95座城市締結了友好關系,“朋友圈”遍布五大洲。雙向合作越來越實,在與各個城市的經貿往來中,打造了一批合作示范標桿。文旅、體育、青少年等民間交流也廣泛開展,每年舉辦特色活動超過200項,有力增進了城市間民心的相通。
青島與國際友城之間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青島市市長任剛表示:“我們將用好友城間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擴大務實合作,拓展民間外交,讓地方交往更具特色和實效,為增進國家間關系發揮更大作用。”
獨行快,眾行遠。這場城市對話跨越山海,播撒國際友城合作共贏的種子,為促進友城攜手發展凝聚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