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暗號A套餐”讓你吃飽飯,青島這家餐廳傳遞公益善舉
“只要是在我們島城遇到困難的或者沒有工作的,到我們餐廳前臺說一聲A套餐,對個暗號,我們就免費提供一頓飯,不一定吃多好,但一定能吃飽。”近日,從事餐飲行業30多年的張民濤在自己的8家餐廳門前顯眼位置懸掛了“A套餐”標識,免費為需要的人提供一頓飯,這一愛心舉動是繼愛心助農、愛心驛站之后他從事公益愛心活動的又一個嘗試。
一句“A套餐”的承諾
“我就是做餐飲的,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頓飯,對我來說,不是什么大事。”張民濤懷揣一顆公益之心,他覺得自己的一頓免費午餐,可能會幫助一個身陷困境的人,因此他樂此不疲。
“我們都知道,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不愿輕易向別人伸手尋求幫助,但是在我這里,如果你確實是遇到困難了,你無須多言,進門后走到吧臺前,跟工作人員說一聲A套餐,這一個暗號他們自然都懂。”張民濤說,為此他還多次開會強調,特別提醒工作人員一定要避免讓對方尷尬。
21日上午例會,張民濤還單獨詢問了工作人員這一措施的落實情況。“前些天我們這來了一位顧客,說了A套餐,我讓后廚準備一份套餐,但是這位顧客說只需要兩個饅頭,我們再三挽留,但是他卻只拿了兩個饅頭走了。”這位工作人員的話讓張民濤頗有感觸。“這個例子讓我覺得我的這個舉動是有意義的,我將會發動身邊的朋友共同參與到我的這個A套餐活動中來。”
愛心助農幫扶種菜老農
為了選購新鮮的食材,張民濤養成了有空就逛大集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幾位上了年紀的菜農。“他們種的蔬菜很新鮮很好,70多歲了,腿腳不便,我們就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張民濤說,最初在大集上遇到這幾位老人時,他堅持要去老人的菜地看看。“我們對食材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是自己種的菜,我們照單全收,可是如果老人的菜是批發來的,就與我們的初衷不符了。”經過實地探訪,張民濤的疑慮打消了,“茄子、土豆、黃瓜、蕓豆,老人種什么我們就定期上門收是什么,現在老人幾乎不用到大集上去零賣了,都被我們包圓了。”
張民濤告訴記者,他知道這樣上門收菜的成本高,但是他熱衷公益的內心告訴他,這個事需要這樣辦。“沒有遇到他們,可能這個事就不干了,但是遇到了,我就想著幫一幫。”張民濤告訴記者,從老人那滿是感激的眼神中,他收獲了心安。
講述:一餐飯傳遞一份情
記者了解到,除了A套餐之外,進入七月份后,張民濤還在自己的餐廳里設置了愛心驛站。“最近天氣炎熱,我們拿出餐廳的1號桌的位置,提供給環衛工人、外賣員、代駕等戶外工作的群體休息,我們免費提供小零食、水和綠豆粥等解暑降溫飲品。” 張民濤說,店里每天10點上班之后空調全開,有條件為有需要的戶外工作者提供一個休息解暑的環境。
“我16歲來到青島市區打拼,從端盤子、配菜開始,在餐飲行業打拼了30多年,我深知打工人的不易,現在能夠照顧自己的同時,也想盡己所能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一份溫暖。”見到張民濤時,他談到了自己做公益的初心,“經過多年的奮斗,2008年,我創建了鴻濤苑這個品牌,在李滄區開了第一家店,開始了我的創業之路,這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困難,也幸得眾多貴人的幫忙,可以說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到現在我有了自己直營的五家店和合作的3家店。”
從打工到創業,張民濤深知生活的不易,也體會到了溫暖的力量。“我一直想著在力所能及時回饋社會,2016年在好朋友的倡議下,我們共同創建了青島心海公益服務中心,自此開啟了我的公益之路。”記者了解到,多年來,青島公益服務中心組織了數百場社會公益活動,累計捐款捐物價值數千萬元,無償幫助了眾多社會弱勢群。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 城陽故事 | 王志遠——十七載公益救援路,每一次出發都是對生命的敬畏
- 青島新高一學子正式報到!傳承與期望并存,報到儀式顯溫度
- 外籍嘉賓乘船夜游浮山灣,感受青島璀璨夜景與人文魅力
- 文旅觀察|青島演藝秀輪番上新,“熱”力十足激發文旅新動能
- 視頻|島城交警暖心守護,點亮啤酒節人間煙火
- 青島貝殼與興業銀行聯合啟動 “社區公益圖書角”
- 海報時評丨公共服務的善舉要“溫度”,也要“尺度”
- 暢飲啤酒會賓朋,歡動島城倡文明!青島市文明辦發布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文明倡議書
- 暢飲啤酒會賓朋 歡動島城倡文明——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文明倡議書
- 知名專家入駐新世紀婦兒醫院!海顧醫療集團劉金海牽頭成立修復重建外科,為島城百姓帶來國際化標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