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篩查!前列腺癌高發且易被忽視,專家:預防仍是前列腺癌第一道防線
半島網7月28日訊 (記者 孫貼靜)2025年7月25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病區主任楊學成教授在由安斯泰來支持的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及治療進展交流會上,分享了近年來前列腺癌診療領域的關鍵進展與臨床應用成果,旨在促進疾病早篩與科學治療理念的廣泛傳播。
高發而易被忽視,早期識別需提升“公眾感知度”
前列腺癌已連續多年位居我國男性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前列。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發布的數據,當年新發前列腺癌病例約13.4萬例,死亡病例達4.75萬例,發病率位列男性癌癥第六位,死亡率排名第七,但由于疾病早期多無特異癥狀,往往被患者忽視,導致確診時已屬中晚期。
楊教授指出,定期篩查仍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核心手段。楊教授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進行一次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而有家族史、攜帶BRCA1/2等遺傳突變的人群,還需結合多參數磁共振成像(mpMRI)等檢查手段,以提高早診率。
新一代AR抑制劑拓展治療選擇,療效與安全性兼顧
針對晚期前列腺癌治療,楊教授解釋到:“在前列腺癌細胞當中,前列腺癌AR受體通路屬于異常的激活狀態,即便在去勢治療降低雄激素水平以后,還有很多的癌細胞能夠通過 AR 信號維持其生長,發展成為去勢抵抗的前列腺癌。”
第二代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正逐步成為臨床一線的重要選擇。這類藥物通過更高親和力結合AR、阻斷雄激素信號通路,有效延緩腫瘤進展。多項研究證實,該類AR抑制劑聯合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在mHSPC人群中顯著提升生存期,其中部分方案中位總生存期可超過8年,疾病進展風險下降超過六成。此外,這些AR抑制藥物在客觀緩解率和PSA控制方面表現積極,同時整體安全性良好,相較傳統治療方案,不良反應引發的停藥率更低,為患者帶來更穩定的治療周期。臨床實踐中,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耐受性及疾病特征,靈活選擇適合的藥物方案,實現個體化精準治療。
楊教授科普到:OS是指“總生存期”,是指從隨機化開始到任何原因導致死亡的時間,臨床實驗中常用到3年或5年OS率。PFS是“無進展生存期”,是指從隨機化開始至腫瘤進展或任何原因導致死亡的時間。“患者選擇治療方案可以重點關注創新療法臨床實驗中披露的數據”。
預防仍是第一道防線,良好生活方式不可忽視
在討論前列腺癌防治的同時,楊學成教授特別強調,防患于未然始終是控制前列腺癌負擔的根本路徑,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可有效降低疾病風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疾病的基石,具體包括合理控制體重,避免因肥胖增加患病風險;嚴格戒煙限酒,減少煙草中的焦油和酒精代謝產物對前列腺細胞 DNA 的損傷;增加蔬果攝入,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免疫功能。他呼吁,高風險人群應建立早期篩查意識,結合影像與實驗室檢查,實現疾病的“早預警、早干預”。
同時,楊教授再次著重強調了定期篩查的重要性,“建議將前列腺癌篩查加入到老年男性查體標準項目”。尤其是對于50歲以上的男性和高危人群而言,每年進行PSA檢測是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關鍵手段。在必要的情況下,還應結合影像學檢查,如 mpMRI 等,進行全面的檢查評估。通過定期篩查,能夠在疾病尚處于早期、癥狀不明顯時及時發現,為后續的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實現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質量。未來,規范化、系統化、個體化的診療模式,將是未來前列腺癌防控的必經之路。
- 城陽8月文旅盛宴開啟!啤酒、音樂、賽事、戲水...50+活動邀您即刻體驗!
- 年內公募自購近50億元,被動指數基金受青睞
- 每年篩查 10 萬例!青島婦兒醫院產科超聲依托婦、產、兒強大支撐精準守護 “最初的健康”
- 【罕見病免費篩查】青島內分泌糖尿病醫院征集內分泌代謝遺傳罕見病基因檢測患者項目啟動
- 聯播+|中歐“大個子” 攜手下一個50年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50萬理賠款點亮家庭希望 守護愛與責任
- 加快規模應用 青島已匯聚北斗產業鏈重點企業50余家
- “首年8億元預算,對標斯坦福”,福耀科技大學首屆錄取50人,錄取最高分683分
- 一架搭載約50人的俄羅斯客機失聯
- 青島今年開工50處“青小園”口袋公園 24處已完工并對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