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丨滿腔熱忱 護民健安 ——記國網平度市供電公司“彩虹救援 向光而行”服務隊隊長滿健
原標題:青島故事丨滿腔熱忱 護民健安 ——記網平度市供電公司“彩虹救援 向光而行”服務隊隊長滿健
一段頻率,曾是他青春軍營里的熱愛;一次天災,將這份熱愛淬煉成守護生命的使命。國網平度市供電公司“彩虹救援 向光而行”服務隊隊長滿健,以電力人的執著,用近二十年的光陰,書寫了一部從救援“門外漢”到“救援專家”的感人故事。每一次救援、每一次搶險、每一次講座,都用熱血詮釋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初心,展現了國企員工擔當,構筑起堅實的生命防線。
初心如炬:從電波熱愛到生命守望
1998年,滿健應征入伍成為一名通信兵,電臺的電流聲成了他青春的背景音。2003年退伍進入電業公司工作后, 也一直沒有放棄對無線電的喜愛和鉆研。2008年,汶川發生8.0級地震,他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在通訊中斷的災區里,救援部隊靠著無線電波傳遞生死攸關的信息。那一刻,他心中有個聲音說:“自己能不能也利用無線電,去幫助更多人,挽救更多生命呢?”
2013年,滿健與四位同樣懷揣著救援夢的無線電愛好者,構建起“平度市應急救援聯盟”雛形。同時,還與幾位同事一起成立了“彩虹救援 向光而行”服務隊。次年,他主動對接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成立平度作訓點,帶領兩支隊伍從此踏上了一條異常艱辛的求知路。每天下班后,拖著疲憊的身軀驅車200多里往返青島,專注地學習鉆研繩索技術、醫療急救技術、山地搜救技術等應急救援技術。
技術需要磨礪,隊伍更需要被看見。成立之初,這支隊伍鮮為人知,他就著帶著隊員們走進大澤山、茶山等景區,在石壁上留下他們的救援電話,走進村莊集市發放宣傳單頁并為村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創的艱難遠不止于此:沒有固定據點,裝備散落在隊員家中;十平方米的“總部”,是健身館負責人黃佩玲被他們的赤誠打動后無償提供的棲身之所;辦公桌椅是他人淘汰下來的,電腦、風扇是東拼西湊的“百家貨”。救援的部分物資,也是隊友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湊來的?!睗M健回憶道,笑容里藏著過往的苦澀,“無人機、沖鋒舟、擔架還有個人救援裝備都是大家湊錢買的。”隊友王曉燕笑著說:“我們隊長對自己可‘扣’了,但是一萬塊錢的沖鋒舟掛機,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買回來了?!?/p>
淬火成鋼:在遺憾中淬煉救援利刃
自從踏上救援這條路,滿健所有的業余時間都被它填滿。2016年深冬,嶗山一位七旬老人失蹤的消息如寒冰刺入救援隊。身為供電公司員工,滿健白天完成電力工作后,夜晚便與隊員集結奔赴深山搜救。連續七夜的搜救卻毫無線索,大雪即將來臨,滿健心急如焚,第八天搜救時,滿健終于在山澗中發現老人,但老人已無生命體征。滿健和隊友小心翼翼地將她從石縫中移出,他彎腰拾起老人掉落一旁的登山鞋,輕輕為她穿好。那個瞬間,沉重的無力感幾乎將他壓倒:“如果能力再強,速度再快……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然而,對講機里只有沉默的電流聲回應著他內心的風暴。
返回公司后,同事們發現往日愛笑的“滿師傅”變得沉默。無人知曉,這次經歷讓他開啟了近乎偏執的自我錘煉。他像檢查電力設備般反復調試救援裝備,如鉆研電路圖般推演救援方案——供電公司培養的專業素養,此刻化為拯救生命的執念。
“搶修要快,救援更要快”,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帶領隊員加訓繩索橫渡、夜間搜救,將電力搶修中的“零誤差”標準遷移至救援訓練,甚至模擬極端天氣推演行動路線。曾經散落的裝備被系統歸類,十平方米的“總部”逐漸添置了專業器材,隊伍從“業余愛好者聯盟”蛻變為擁有標準化流程的救援力量。在平度市供電公司的支持下,他將電力應急體系與救援工作融合,建立起“接警-研判-出動”的快速響應機制,用供電人的嚴謹,為生命救援筑起更堅實的防線。
沖鋒在前:濁浪里托舉生命之光
2021年7月,河南新鄉中北部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很多村莊遭洪水侵襲,村內積水嚴重,被困人員眾多。災情傳來,滿健立即向紅十字會請戰。平度市供電公司領導特批假期:“去吧,公司全力支持!”隨即調配應急電源、照明設備等專業物資。7月22日,平度市紅十字藍天救援中心與國網平度供電公司組成的聯合救援隊攜物資疾馳災區。對接指揮部后,他們直奔東馬坊村與西馬坊村展開轉移。
滿健到達現場后,親眼目睹多艘救援艇傾覆,他運用電力搶修練就的應急能力,迅速研判現場——水下暗流洶涌?!白屛襾?!”如往常搶修時率先沖鋒般,他與一名老隊員扛起最危險的操舟任務。接下來的四天,他們與時間的賽跑:天未亮,引擎聲便劃破的水面,操舟行進五公里只為將被困群眾安全轉移;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手臂因長時間操舵麻木顫抖?;氐脚R時營地,往往已是凌晨,休息三四個小時,晨光微熹時又再度出發。一位被他們從二樓窗口背出的老人緊抓著他的救生衣,梗咽著說到:“謝謝你們!” 那顫抖的聲音,是疲憊身軀最好的強心劑。
經過四天三夜的緊張救援,滿健和隊友們安全轉移被困群眾200余人,并順利完成為留守群眾運送生活補寄等任務。
公益同行:急救技巧進萬家
10年前,看著越來越多熱心人加入救援隊,滿健既欣慰又揪心——不少人連基礎的“海姆立克”都做得不夠標準。一個念頭在他心中生根發芽:必須把應急自救互救的技能,真真切切地帶到老百姓身邊!
于是,滿健積極帶領隊員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公益救援培訓,喧鬧的公園夜市里,他們支起簡易教具;寧靜的鄉村院落中,圍坐的村民認真聆聽;繁忙的工廠車間、書聲瑯瑯的校園,單位企業的食堂和禮堂,都成了他們傳授“救命本領”的陣地。從五六人到上百人,不管在哪里,他都手把手傳授應急救護、心肺復蘇及AED使用等關鍵技能。
2025年7月30日,大澤山電力便民服務示范點內,氣氛專注而熱烈。救援隊長滿健正俯身跪地,一邊清晰講解,一邊在模擬人身上有力按壓,向圍攏的50多位村民手把手傳授著心肺復蘇的“救命術”。這已是他今年參加的第57場應急救援培訓。近年來,國網平度市供電公司“彩虹救援 向光而行”服務隊依托公司平臺,在平度各鄉鎮的電力便民服務點定期開設應急救援課程,“每到暑假期間,我們服務隊不但會加強組織隊員們加強水域救援培訓和演練,還會走進學校和鄉村,參加各種應急救援培訓,以便在溺水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被困人員能得到正確的救治?!睗M健告訴記者。
自2015年至今,滿健和服務隊已組織大大小小公益救援培訓幾千場,受眾人群約10余萬人,用實際行動提升社會急救能力,播撒“彩虹”守護之光。
從通信兵手中的電臺,到劈開洪水的沖鋒舟,再到講堂里一遍遍的家過節與演示。滿健以電力人的專業與擔當,在生命救援的戰場上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誓言。他帶領的隊伍已成長為平度唯一擁有專業裝備的民間救援中堅,而那臺老舊無線電仍在辦公室墻上——它不再是最先進的設備,卻是永不熄滅的信念圖騰,見證著一個普通人如何以熱血鑄就生命防線,讓守護的承諾如電流般永不中斷。
(半島全媒體記者 耿莉 通訊員 劉鵬 張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