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幼兒園里開起“老年班”!青島市延吉路幼兒園組建老年合唱團,試水“老幼共托”
今年4歲的王旖小朋友,自打上了青島市市北區延吉路幼兒園,都是由奶奶林旭光接送。在今年之前,57歲的林旭光每天兩點一線圍著小孫女轉,幾乎成了她生活的常態。但近幾個月,每逢周三上午,林旭光到了幼兒園就會留下,和園里孩子的祖輩們一起,跟隨專業音樂老師上起聲樂課。老小孩和小小孩共處一園,歌聲和歡笑交織,給林旭光的退休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事情緣起于今年3月,依托聲樂教學優勢,延吉路幼兒園召集在園幼兒祖輩、在地社區老年居民成立了“不老時光”老年合唱團,向探索“老幼共托”模式邁出了第一步。
這一步是大勢所趨。近年來,隨著出生率的下降,幼兒園數量有所下降。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間全國幼兒園關停約兩萬余所。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3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30%,突破4億人。這一變化意味著社會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急劇增加。去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修訂印發的《“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各地要統一規劃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城市“一老一小”等整體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老幼共托”作為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加速了實踐的步伐。
6月17日,敦化路街道與延吉路幼兒園(金壇園區)攜手打造的“敦金學堂”揭牌成立。
今年6月,市北區敦化路街道與延吉路幼兒園金壇路園區攜手打造的“敦金學堂”揭牌成立,旨在通過“老幼共托”模式,促進老年人與幼兒之間的深度互動與情感連接,讓長者重拾活力,讓孩童感受智慧與安心,實現“雙向滋養”。幼兒園打破圍墻束縛,將與街道、社區一道為當地社區老年居民推出更多優質課程,增添一處晚年精神生活和娛樂學習的高質量場所。
試水“老幼共托”至今幾個月過去,這個幼兒園里的“老年班”辦得咋樣?發生了哪些故事?老人們感受如何?來聽聽當事人們怎么說——
祖孫做同學,同唱一首歌
7月16日上午,延吉路幼兒園鎮江路園區,一間教室里傳出陣陣婉轉悠揚的歌聲,這是聲樂教師劉敏正在為“不老時光”合唱團的20余位老人和數名小朋友上聲樂課。
延吉路幼兒園的辦園特色以聲樂見長,多位聲樂教師教學功底扎實、專業技能精湛,由在園幼兒組成的叢霖王國合唱團已運營多年。如今在專業聲樂教師指導下,老人學習歌唱的發音技巧與方法,和孫輩歡聚一堂,縱情放歌,其樂融融。
6月17日,“敦金學堂”揭牌儀式上,“不老時光”合唱團與叢霖王國合唱團聯合演出,老人們精神矍鑠,歌聲悠揚動聽。
從今年3月至今,每周三上午的這段時光,喜歡唱歌的林旭光都會在孫女就讀的這所幼兒園里度過。在這之前,林旭光也考慮過利用閑暇時間豐富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但目前照看孫女才是她和老伴的頭等大事。“兒子兒媳忙工作,孫女就由我和老伴照顧,一周5天跟著我們,周五她爸爸媽媽接回去度周末,周天晚上再把她送回我家?!绷中窆庹f。
其實還在職時,林旭光就想著等退休了去老年大學報個班,培養發展下自己的興趣愛好,只不過事有緩急,“現在孩子還太小,兒子兒媳的工作壓力大,先幫他們撫養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再說上老年大學的事?!痹诹中窆饪磥?,眼下最重要的是培養下一代,自己接受老年教育的事可以往后放一放。沒想到,孫女幼兒園搞的“老幼共托”,讓自己一舉兩得。
“我們一起唱歌,讓身心放松?!痹诹中窆饪磥?,“老幼共托”是個好創意,幼兒園里老少同堂,笑聲不斷,“早晨我還覺得頭疼,上午一唱歌,注意力集中在唱歌上了,就忘了頭疼的事了,唱完歌后覺得頭真不疼了。唱歌讓我放松了,身體好多了。”通過歌唱,林旭光感覺自己釋放了壓力、緩解了焦慮,保持住了身心的健康狀態。
“這家幼兒園的老師很有創意,對孩子成長和開拓視野挺有幫助?!?7歲的李枝作為不老時光合唱團成員之一,也很認可幼兒園的這項大膽舉措。不過,與林旭光為專注照看孫女而暫時擱置上老年大學的做法不同,她在照看外孫女的同時,還在培訓機構報了舞蹈班。
李枝的大外孫女梓萌在延吉路幼兒園讀中班,今年9月,3歲半的小外孫女也要進入這所幼兒園。平日里,小梓萌由姥姥和奶奶輪流接送,工作日和父母、奶奶住一起,周末則在姥姥家度過。閑暇時間如此充裕,因此李枝每周除了參加幼兒園的聲樂課外,還會到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上一次舞蹈課,學習中國舞。李枝喜歡跳舞,退休后從零基礎學起,春秋兩季上課,至今已堅持了兩年。
不過,等今年9月小外孫女上了幼兒園,情況就可能有所改變。為了互相減輕負擔,李枝和孩子奶奶打算到時一人負責一個孩子,“小外孫女由我接送,大外孫女由奶奶接送。等孩子媽媽下班后,再從我家把小外孫女接回家。”
近幾個月,李枝在幼兒園學習了不少經典老歌、時下流行歌曲,有年輕人唱的勵志歌曲,還有孫輩們學唱的童謠以及幼兒園聲樂教師李亞霖寫的兒歌。每次來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學唱歌,讓李枝感到很開心。若當天家里有其他事影響,她也一定會協調開,不耽誤上課。
“聲樂老師劉敏給我們做音準或發音的指導,教每一首歌時,細到每一個字,如何正確打開口腔唱歌,唱歌如何發聲,很專業?!贝饲?,李枝沒有學過聲樂,也不懂樂理知識,通過在幼兒園的學習,受益良多,“我原來沒有唱過歌,純屬覺得有個機會就參與一下,來了讓我眼前一亮,這個班辦得很好。”
“退休在家,平時多是接觸自家親戚,很少接觸外人。到幼兒園和同齡人聊聊天,蠻開心,也挺充實,算是把時間利用起來了。要不然光在家里刷手機、看電視,我覺得意義不大,不如出來參加活動,結交新朋友。我喜歡和同齡人面對面交流,大家在一起,有氛圍,有溫度,很溫暖?!闭劶皝碛變簣@上課的感受,李枝補充道。
7月16日,延吉路幼兒園聲樂教師劉敏為“不老時光”合唱團授課。
盤活資源,老少都能“托”
受出生人口數量下降影響,最近兩年,延吉路幼兒園的在園人數較前幾年有所減少,這也讓幼兒園有了更多精力和資源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從延吉路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發布的2019年以來招生簡章上,就能看出其中的變化。
延吉路幼兒園金壇路園區2019年以來的小班計劃招生人數,只有2021年為175人,其他年份為105人。近幾年招生簡章對幼兒園基本情況介紹顯示,2020年至2025年開設的教學班分別為10個、13個、12個、11個、11個、10個,近年開設教學班數量經歷了一個驟升緩降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幼兒園發布的新生工作相關事宜中介紹,因為報名孩子多,為有效控制班級人數,滿足孩子們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幼兒園在鎮江路園區擴班一個。2019年秋季學期,幼兒園共開設7個小班,其中,金壇路園區3個班,鎮江路園區4個班。
近幾年,延吉路幼兒園招生范圍還經歷了從對戶籍有要求到不限戶籍的變化。2019年、2020年,優先招收具有市北區常住戶籍的適齡幼兒;2021年,幼兒園試點就近入園,優先招收具有規定區域內常住戶籍和相應房屋產權證明的適齡幼兒;2022年、2023年,優先招收A片區(14個街道)的適齡幼兒;2024年、2025年招生已不限戶籍。
尤其是2024年、2025年,延吉路幼兒園金壇路園區均發布了兩次招生簡章,而在2024年之前從未進行過二次招生。
幼兒入園不再像前幾年那樣“一位難求”,開設的教學班也有所減少,這讓幼兒園和老師有了一定精力去探索新的可能。最初,園方是從雙職工家庭“無人帶娃”的需求來考慮,開設了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配備了經過系統培訓的優質托育教師和保育員,根據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創設獨立、配套的生活游戲環境,構建科學規范的0到3歲嬰幼兒照護課程。
7月16日,延吉路幼兒園邀請來自青島市美術家協會的王老師為老人們教授國畫繪制團扇。
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園方敏銳地察覺到日益增長的老齡化群體,同樣渴求精神文化活動空間。
“很多老人幫雙職工子女看孩子。一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回家了,有的孩子只上半天課,老人回家沒多久就要返回幼兒園接孩子。孩子從入園到離園,老人只能在家等。而且很多老人對社區周邊環境不熟悉,附近也沒有朋友。往往是同來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老人能聊到一起,但這時沒有一個合適的場地提供給他們?!毖蛹酚變簣@副園長張妮介紹,園方在老人們接送孩子時注意到了這方面問題,認為有條件為在園幼兒的祖輩提供一個活動場所。
“幼兒園放學,老人經常提前三四十分鐘聚集到園門口,坐那兒聊家常,對他們來說,這也是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與其看著他們在門外風吹日曬,幼兒園里又有場地,何不把場地和資源提供給孩子家長呢?他們既能早早地進到幼兒園,看到自家孩子,又能學點他們喜歡的課程?!睆埬菡f,這也是幼兒園做“老幼共托”的初衷。
于是,今年春天,幼兒園決定試水“托老”服務,“老幼共托”被提上了實踐日程。所謂“老幼共托”,是將托老與托幼服務相融合,在同一空間下進行老幼照料、代際學習和互動交流。幼兒園開辦“老幼共托”,首先要考慮的是場地和師資。這方面,幼兒園活動場地充足,有空閑的教室、設備等資源可以利用。
7月16日,延吉路幼兒園聲樂教師劉敏為“不老時光”合唱團授課。
“辦‘老幼共托’,政策上也是允許的。我們既有教師資源,又有場地,正好給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睆埬萁榻B,師資方面,幼兒園教師本身就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多才多藝,而為提升教師服務“一老一小”群體的能力,幼兒園又對教師進行了托育服務、老年教育等方面的專業培訓。
目前,幼兒園有5名教師持有育嬰師資格證書,7名教師持有“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證書,16名教師持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證,4人持有北舞教師資格證,高級心理咨詢師2人,聲樂8級以上教師3人,鋼琴8級以上教師4人,素描、書法8級以上教師3人。
“幼兒園活動豐富多彩,幼兒父母參與率高,他們常參加園里舉辦的半日開放活動。但幼兒祖輩少有參與活動的機會,老人也想和孩子一起活動,辦‘老幼共托’也是給了祖孫互動的空間和機會?!毖蛹酚變簣@副園長韓雪說。
通過前期籌備,依托幼兒園舉辦叢霖王國兒童合唱團的師資優勢,幼兒園就順勢成立了不老時光老年合唱團。作為一所公辦園,延吉路幼兒園始終堅持其公益屬性。針對社區退休老人開展的“托老”服務,主要是以組建合唱團、開辦公益課堂的形式實現,不收取費用。
不老時光合唱團目前有成員40余人,八成以上是在園幼兒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其余的則是周邊社區的老年居民,已開展演出活動10余場?!八麄兿矚g唱歌、愿意唱歌,幼兒園打破圍墻,讓他們走進幼兒園,和師生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上午?!表n雪說道。
7月16日,美術老師授課后,居民李枝繪制團扇,有模有樣。
“老年班”走紅,今秋要擴招
目前,青島市正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今年2月,青島市民政局等28部門印發《青島市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實施方案》,其中就提到要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豐富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動,擴增老年教育場所,引導城鄉社區與開放大學、老年大學、教育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合作設立社區老年教育學習站點。積極開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學普及、文化娛樂、智能生活、法律法規、家庭理財、代際溝通、生命尊嚴等方面的教育。
在延吉路幼兒園積極響應和推進下,“老幼共托”模式已運營4個月有余,園方越做越有信心,越做越全面。
開辦“敦金學堂”,是為探索“老幼共托”服務模式,建設全齡友好互動型社區綜合體的實踐。市北區民政局、敦化路街道辦事處協同延吉路幼兒園金壇路園區,統籌規劃區域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共同制定了以“一老一小”需求為核心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以盤活園所資源,打破傳統幼兒園邊界,將服務延伸至社區,打造集豐富老年文化生活與幼兒托育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社區服務綜合體,形成“園社聯動、全齡共享”模式。
7月16日,延吉路幼兒園“老幼共托”課堂上,老人們在繪制團扇。
韓雪介紹,“敦金學堂”名字取自幼兒園屬地敦化路街道金壇路社區,“敦”承敦化路街道文化底蘊,“金”嵌金壇路社區萬家燈火,緊密聯結社區地理文脈,體現服務在地居民的初心。
同時兼顧社區老年居民和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延吉路幼兒園在金壇路園區精心打造的“葫蘆園”已成為老年居民的精神樂園,老人們可以在此學習聲樂、繪畫、朗誦;“籬笆園”作為0到3歲嬰幼兒的托育園,則為周邊雙職工家庭解決“帶娃難”問題,已累計服務嬰幼兒百余名。
后續,幼兒園將依托“敦金學堂”,打造更多場地,增加課程和開課頻次,不止為老人提供空間和課程,還將搭建起家園溝通、代際交流的平臺。預計在今秋9月,延吉路幼兒園會推出更多優質課程,除了已成熟運營的合唱,后續還會添加書法、國畫、鋼琴、舞蹈等課程,僅對所需的特定材料收取成本費。
“原來,我們是想讓接送孩子的老人有一個活動場地,發揮他們的余熱,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F在,有了街道和社區的參與,就把活動做大了,做成了社會課堂。想來的居民都來,幼兒園敞開歡迎?!睆埬菡f,老年學員越多,越能吸引人,因為這是專屬于他們的社交平臺。
敦化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敦金學堂”將作為重要平臺,持續整合資源,優化服務,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優質、便捷的“一老一小”服務,為市北區乃至全市推進全齡友好社區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們家孩子沒在幼兒園上學,我能不能來上課?”近期,有不少老人慕名來到延吉路幼兒園咨詢。
“當然能?!眻@方予以肯定回應。打造“全齡友好”樣本,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延吉路幼兒園的探索之路還在繼續。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