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國補政策出臺后的消費貸市場:銀行儲備充足 利率有望“2”字頭
“申請這款消費貸產品的人很多,其能夠滿足大部分客戶的資金需求,最低利率3%,可隨借隨還。待‘國補’貼息政策正式執行后,優質客戶貸款利率有望以‘2’字開頭。”8月13日,建設銀行北京市朝陽區某網點的消費貸業務人員一邊在銀行App上翻動產品界面,一邊向記者介紹。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日前正式出爐,6家國有大行悉數加入消費貸“國補”行列,12家股份行緊隨其后,有銀行宣布將于9月1日落地貼息舉措。除利率有貼息加持外,消費貸額度也在提升。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目前,銀行消費貸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有的銀行還對消費貸額度進行了升級,推出了最高額度為百萬元級的產品。
做好充足準備
“幾個月前,我們便做了準備,包括對后臺、產品和配套服務進行了相應調整和升級,部分消費貸產品利率也有過階段性下調。但是目前尚未收到針對消費貸貼息的具體執行細則。”前述建設銀行北京市朝陽區某網點消費貸業務人員表示。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8月12日發布。方案明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中實際用于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貸款經辦機構包括6家國有大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其他機構。
上述消息公布后,貸款經辦機構積極響應。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表示,將于2025年9月1日起,對符合要求的個人消費貸款實施貼息。多家銀行稱,正在抓緊制定相關操作指引、實施細則,后續將通過官微、官網、營業網點等渠道公布具體辦理流程。
“我們正在積極準備,有序推進貼息政策舉措落實工作,后續可能會配合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某股份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農業銀行北京市朝陽區某支行消費貸業務人員表示,暫時未收到關于消費貸貼息具體執行層面的通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先有政策出臺,后續各家銀行才會有相應舉動。“但整體來看,現在消費貸利率已處于較低位置”。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認為,消費貸貼息(年化1%)可以直接降低消費者實際利率,有助于提振貸款需求。銀行接下來需強化資金流向監控,因財政分擔,利差壓力可控。“消費貸財政貼息政策將從9月開始執行,銀行提前布局低利率消費貸產品,可承接政策紅利,形成協同效應。”他說。
記者梳理發現,此前已有四川、重慶等地實施了消費貸貼息政策。例如,2024年10月,四川省財政廳發布通知稱,對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間,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的1年期及以上,且貸款用途為汽車購置、購買電子產品、住房裝修、購買家電家具耐用品線下消費,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居民在全省范圍內最多可享受2筆貸款貼息支持。
升級貸款產品
記者調研發現,在國家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消費貸投放的背景下,不少銀行對消費貸進行了升級,推出了最高額度達百萬元級的產品。
“我們線上的‘快貸’產品,通過手機銀行可以直接申請的額度上限是30萬元,利率是3%起。”建設銀行北京市西城區某支行消費貸業務人員介紹,倘若額度不夠,還能申請“建易貸”。該產品主要通過線下渠道申請,主要面向優質公積金繳存客戶。如果貸款客戶就職企業名列建設銀行白名單,那么申請消費貸的額度上限最高可升至100萬元。
作為農業銀行線上信用類消費貸的主打產品,目前“網捷貸”的最高額度為100萬元。前述農業銀行北京市朝陽區某支行消費貸業務人員表示:“‘網捷貸’是面向個人客戶的貸款產品,線上初步測算出來的最高額度是30萬元,但線下申請貸款給出的最高額度可達100萬元。對于一些高收入、信用良好的客戶,額度提升幅度較為明顯。”
記者調研發現,目前消費貸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據招商銀行北京地區某網點消費貸業務人員介紹,該行推出的“閃電貸”額度上限是50萬元,利率最低能申請到3%,不過實際額度和利率需要根據個人資質而定。此外,記者了解到,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的消費貸利率最低也是3%。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個人消費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工作。
不久后,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關于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提出,對于信用良好、有大額消費需求的客戶,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金融提振消費取得階段性成效
“銀行響應政策號召,通過降低消費貸利率來促進居民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在房地產貸款受限、對公業務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銀行急需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消費貸具有單筆金額相對較小、風險分散、收益穩定等特點,已成為銀行重點發展的零售業務。
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眼中,發展消費貸是銀行穩住個人貸款業務的重要抓手。他認為,在大力提振消費的政策引導之下,各地紛紛推出鼓勵消費的措施。銀行通過發展消費貸款,既可以提振消費,也可以獲得增加客戶、提升市場份額的機會。
積極融入銀發經濟、文旅經濟等各類消費場景,大力支持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各家銀行近期陸續推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行動方案,多維度“助燃”消費。
金融支持提振消費目前成效如何?丁臻宇表示,政策組合拳初顯成效,“貼息+以舊換新”的“信貸+現金”聯動效果最佳。接下來仍需三向發力,分別是擴覆蓋(新市民、綠色消費)、優體驗(推廣“一站式”貼息平臺)、穩預期(聯動生育補貼)。
曾剛認為,總體來看,金融提振消費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信貸成本下行、可得性提升,耐用消費與綠色消費有所回暖,分期、消費貸與信用卡“以舊換新”聯動促使居民貸款需求持續釋放。
以部分銀行為例,截至3月末,農業銀行信用卡“以舊換新”消費額1549億元,汽車及家裝分期貸款金額較年初增長明顯;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個人非住房消費貸款余額超3700億元,1-6月累計投放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同期增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