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小鎮冠軍”⑩ | 淄博山頭街道:千年窯火煉就“冠軍基因”,陶琉小鎮“破壁”新生
大眾網記者 許炳棋 曲林壯 淄博報道
在山東淄博博山區山頭街道,千年窯火見證著陶琉產業的興衰起伏。面對時代挑戰,一批“小鎮冠軍企業”以創新為驅動、以文化為根基,在陶琉產業的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天,讓我們走進山頭街道,探尋這些冠軍企業的崛起密碼。
科技破壁,重塑“鎂”的輕盈
扎根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30年的山東華浩陶瓷有限公司,是本土陶瓷制造的骨干力量,專注日用陶瓷產銷與原料貿易。然而,其拳頭產品鎂質強化瓷以硬度著稱,卻因厚重難敵南方瓷器的靈巧,一度遭遇市場困境。
困境倒逼轉型。華浩陶瓷選擇向科技研發要答案。
近年來,華浩陶瓷不斷探索轉型升級之路,通過強化科技創新,接連取得了10余項專利。其中2021年申請的梭式窯煙道裝置技術,可節約天然氣 30% 以上,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參與了《鎂質強化瓷瓷器》國家標準和山東省地方標準的制定,其創新研發的鎂質強化瓷獲評山東陶瓷名牌產品。
山東華浩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順說,更關鍵的是材料創新,他們自主研發的“美玉瓷”,在保持鎂質強化瓷高強度的同時,薄度與美感直逼高端骨瓷,成本卻僅為后者的60%,成功打開市場,用創新破解了發展瓶頸。
老手藝“嫁接”新理念,激活產業新動能
如果說,華浩陶瓷以自主創新闖出發展新路,為山頭陶琉企業樹立了標桿;那么2024年應山頭街道招商引資之邀落戶的淄博王凱睿智琉璃有限公司,則為本土產業注入了強勁的新動能,帶來全新視野與活力。
自2024年10月底投產以來,王凱睿智琉璃迅速嶄露頭角,以其獨特的集銷售、生產、文旅于一體的運營模式,在市場中獲得了良好的反響。其高10米、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廠房,集生產、直播、展示于一體,本身就是一道產業風景線。
“我們始終堅持用老一輩的精湛手藝融合新一輩的創新理念。”淄博王凱睿智琉璃有限公司經理胡穎道出了發展秘訣。他們招募本地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進行手工創作,同時融入現代創新元素,運用人工吹制、脫蠟鑄造、熱塑性等多種工藝,確保每件琉璃產品兼具卓越品質與藝術價值。
在原材料領域,公司同樣深耕創新。公司通過高提純、高精煉技術對傳統琉璃原料進行優化升級,如今其琉璃產品已達到 K9 水晶級別,通透度堪比人造鉆石,較市面上普通琉璃更顯晶瑩剔透、精致細膩。
政府賦能,培育冠軍土壤
作為陶琉產業聚集區,山頭街道匯聚著120余家陶琉企業。近年來,山頭街道為推動陶瓷琉璃產業發展,多管齊下,通過支持陶琉企業新建優質項目、實施技術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強做優;協助企業對接省內外高校加大創新研發,積極推出新產品在充分用好“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國琉璃之鄉”兩張名片的同時,引導企業通過申請“老字號”注冊商標品牌等培育企業自己的品牌文化;對企業進行電商培訓外貿業務培訓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和海外市場。
山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學佼表示,下一步,山頭街道將重點對陶琉中小企業實行梯度建設,培育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讓陶琉產業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新的生機,為山頭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山頭街道的陶琉故事,是一部“破壁”的進行時——破的是材料局限、市場壁壘,更是傳統產業與時代浪潮的隔閡。爐火不熄,創新不止,山頭小鎮的冠軍基因,正隨每一件出爐的陶琉精品,灼灼其華,照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