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今年是青島市連續開展“三民”活動的第十一年。“三民”活動開展以來,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圍繞“述、聽、評”三大環節...
2019三民活動丨典型案例:青島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初步形成
半島記者 肖玲玲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島城連續開展“三民”活動,聽民意、聚民智、惠民生、謀發展,著力辦好市民意見建議,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為激發廣大市民建言獻策的積極性,促進政府部門增強服務意識,提升今年意見建議辦理效能,即日起,本報將陸續刊發往年“三民”活動意見建議辦理典型案例。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理健康問題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三民”活動中,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心理健康及社會心理服務,提出應大力推進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開展全民心理健康調查,做好心理健康服務等意見建議。市衛生健康委也將建立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今年,青島市被確定為首批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隨著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獨具青島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初步形成。
今年,青島出臺了《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工作目標,提出了10項重點建設意見和4項保障措施。《意見》出臺后,配套文件隨即發布,向各區市、各部門下達了“任務書”,明確了完成任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同時,堅持典型引路。膠州市將“心理敞亮工程”建設納入政府實事,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建立起市、鎮、村(居)三級“樹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衛健、政法、公安等各部門單位均在系統內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實現了心理健康服務“全覆蓋、無死角、零距離”;城陽區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建設了廣覆蓋的陽光心態培育體系、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危機干預和矛盾化解體系,在區便民服務大廳開辟出專門的區域為群眾提供科普宣傳、放松減壓、運動宣泄、心理咨詢、虛擬現實心理體驗等功能區,得到了市民群眾的高度認可;青島“瑞陽心語”EAP(員工援助計劃)訓練基地初具規模,占地7800平米,由12個中心、36個功能區組成,對600余家各類單位開展服務17萬人次……
此外,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扎實推進精神科、心理科門診建設,23家精神專科醫療機構全部設立心理門診,1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33家鄉鎮衛生院設置心理(精神)科門診;全力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全市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4.13‰,規范管理率達86.08%,面訪率達95.83%,均達到國家、省有關要求。設置24小時心理咨詢服務熱線,每年服務5000余人次;打造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接待市民參觀8000余人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五進”活動300余場,受益人群6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