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當天,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組織青年先鋒隊正式啟動“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為走失人員尋親歸家。據了解,2019年至今,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共尋親登記171人,成功尋親136人,...
女子在青島走失近三年原來就在家附近 半島牽線幫她找家
文/半島記者 劉笑笑 圖/半島記者 吳璟
讓59歲的陳景福怎么也無法想到的是,自己走失近三年的妻子盧紀芝,竟然找到了!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妻子這些年來生活的地方,竟然距離自己租住的地方只有5分鐘的車程……5月6日,半島獨家報道了《他們忘了家,請您幫找找》的尋親信息后,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轉發。很快,在日照志愿者的牽線搭橋下,5月6日晚上10時許,盧紀芝的家人得知了她的消息。7日一早,她的娘家人從江蘇驅車趕來青島,與在青島打工的陳景福匯合后,于當天下午3時40分,見到了走失近三年的盧紀芝。“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見面后,一家人抱著盧紀芝放聲痛哭……
沒想到這些年她就在家附近
5月7日下午2時30分,三輛不同地區牌照的汽車停在了位于淮陽路的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大門外。車上很快下來了七八個人,焦急地來到大門前。此時,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小叢工作室”負責人叢淑麗手持兩張盧紀芝的大幅打印照片站在門內,一眾人一圍上來,叢淑麗就趕緊把照片遞過去,“你們看看確定是這個人嗎?”“是的!是的!百分之一百確定!”站在最前面的男子和后面的幾名女性都十分肯定地說。
他們,是尋找了盧紀芝近三年的家人,以及從日照趕來的志愿者、日照藍楓應急救援隊的隊長厲彥平。“我是她老伴,她們都是她的妹妹。”該男子介紹,他叫陳景福,來青島打工已有20多年的時間。妻子盧紀芝走失前,他們倆租住在嶗山區北宅街道,2017年7月2日,妻子從家中走失,從此杳無音信。
盧紀芝的丈夫陳景福帶著盧紀芝的三個妹妹,來到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尋親。
為了讓盧紀芝的家人早日見到她,叢淑麗趕緊幫陳景福家人辦理了登記手續。隨后,帶領他們一家人驅車趕往救助服務中心位于嶗山區的合作醫療機構。由于盧紀芝患有精神疾病,被救助后一直住在醫院里接受治療。得知該醫院就在北宅街道,陳景福十分激動,“我的家就在北宅,這么多年原來她一直在家附近啊!”
記者坐上了陳景福破舊的面包車,一同前往北宅認親。一路上,陳景福很是激動,不停向記者訴說著近三年來的尋親過程。當車行駛到他租住的家門口時,陳景福停下來指給記者看:“我們就住在那個樓的二樓,沒想到她離我這么近。”而順著他家門前的路再往前一直開5分鐘,就是盧紀芝所在的醫院。“這條路我幾乎天天走啊,我出去干活天天要經過這里,我怎么就不知道她就在這里呢……”陳景福不停地重復著這幾句話。
沒想到她的精神狀態這么好
一行人到達醫院門口后,醫院醫護人員將盧紀芝送出醫院與家人相見。門一打開,盧紀芝的四個妹妹就沖了上去,抱著盧紀芝放聲大哭起來,“大姐,我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呢,你怎么就聯系不上我們呢……”盧紀芝也跟著哭了起來,現場令人動容。
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盧紀芝走向暫住的醫療機構的大門。
時隔三年,與親人再見喜極而泣。
時隔三年,與親人再見喜極而泣。
在盧紀芝姐妹們抱頭痛哭的時候,陳景福一直靜靜地站在一旁。上車后,陳景福拉著盧紀芝的手,久久沒有說話。在準備驅車離開醫院的時候,陳景福下車分別給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記者以及來自日照的志愿者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你們的幫助,如果不是你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這么快找到她,她也不可能活得這么好。”
接到盧紀芝后,她的丈夫陳景福向救助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志愿者和媒體記者深鞠一躬。
“我們沒想到大姐還活著,而且精神狀態這么好,感覺比走失之前要好一些。”盧紀芝的妹妹盧紀彩也不停地對叢淑麗和醫護人員表達著感謝。盧紀彩說,大姐走失近三年了,找了這么長時間沒找到,他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覺得她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當6日晚得知盧紀芝的消息后,他們想象著走失近三年,大姐肯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少精神狀態不會太好。“看到大姐現在的精神面貌,我們的確挺出乎意料的,沒想到狀態這么好,而且人也沒有瘦。”
盧紀芝的丈夫陳景福在相關手續上簽字按手印,盧紀芝就可以回家了。
妹妹們攙扶著盧紀芝坐上回家的車。
聽醫護人員交代完盧紀芝的用藥情況和注意事項后,盧紀彩他們決定立即帶著盧紀芝起程返回位于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的老家,家里還有盧紀芝80歲的老母親急著要見她。“自從我大姐走失之后,老母親想起來就哭。今天非要跟著來,考慮到她身體不好,我們沒讓她來。”盧紀彩說。下午4時30分許,終于團聚的一家人顧不上休息一下,立即起程回家……
坐在回家車上的盧紀芝心情激動,跟家中其他親人通上了電話。
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行人于晚上9時30分順利返回江蘇老家。
>>>講述<<<
兒子陳亮:
發小在同學群里看到母親信息
“太感謝你們了,刊登出走失人員的信息后,讓我們看到了。”陳景福多次對半島表達著感謝。
5月6日晚,陳景福還在平度幫人刷漆,他接到了遠在福建跑長途運輸的兒子的電話。電話里,兒子告訴他,他走失快三年的妻子找到了。“真的?”陳景福喜出望外,“當時把我喜壞了。”他拿出兒子在微信上發給他的圖片向記者展示,圖片上是半島6日刊登的盧紀芝的照片和個人信息。“我們一看到這個照片,就確定是她,她說的自己的名字是對的,但是家的地址不對。”
時隔三年,與親人再見喜極而泣。
盧紀芝的信息,是陳景福兒子陳亮的發小發給他的。6日晚,陳亮的發小從他的同學群里看到了有人轉發走失人員盧紀芝的信息后,立即發給了陳亮和他們村里的大群。很快,所有關心盧紀芝的人都得知了盧紀芝的消息。陳亮看到信息后,立即給信息后面附著的聯系號碼打電話,得知對方是日照藍楓應急救援隊的隊長厲彥平。雙方核實過信息后,厲彥平7日上午立即給青島救助服務中心聯系核實,并決定帶領盧紀芝一家人來青島認親。
盧紀芝的信息又是如何到厲彥平手中的呢?原來,厲彥平所在的救援隊一直熱心公益,5月6日,他在一家平臺網站上看到網絡轉載匯總的半島新聞報道的走失人員信息后,立即將盧紀芝的信息發送給了江蘇志愿者,然后由江蘇志愿者繼續分發。就這樣,當晚就轉發到了陳亮他們的手中。
“其實在把信息發給江蘇志愿者前,我也給盧紀芝走失信息上說的老家當地的派出所打過電話查詢,的確查無此人。”厲彥平說,但是憑著他多次幫走失人員尋親成功的經驗,應該盧紀芝的家就在贛榆區,所以江蘇當地的志愿者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7日一早,盧紀芝的四妹和妹夫驅車前往江蘇贛榆接上盧紀芝的二妹、三妹及堂妹后,前往日照與厲彥平會合。然后,由厲彥平帶路來青島與陳景福會合后一起去認親。
丈夫陳景福:
此前最長的一次走失過七天
2017年7月2日,這個日子對陳景福來說記憶深刻。這天,他像往常一樣,結束了忙碌的一天返回位于嶗山區北宅街道的居住地,卻發現妻子盧紀芝并不在家。“她有嚴重的抑郁癥,經常會從家里出去后走失,我都習以為常了。”陳景福說,以前,妻子一年也得走失個十多次,大都會被派出所民警送回來,因此他們都成了民警們的“老熟人”了。或者是陳景福會接到好心人的電話,告訴她去哪里接回妻子,因為妻子記得他的電話。
盧紀芝和丈夫陳景福離別三年后終得再見。
所以,當天發現妻子不在家后,陳景福并沒有太過擔心,“她雖然精神狀態不好,但是能背過我的電話號碼來。”盡管這樣,陳景福還是和兒子在家附近找了個遍。沒找著后,他去派出所報了警。之后的幾天,陳景福停下干油漆工的營生,專門去周圍尋找妻子,卻杳無音訊。“沒有人見過她,她出門走路從來不愛走大路,專門揀小道、樹叢走,喜歡鉆到小破屋或者洞內待著,有時一待能待一天。”
陳景福租住的地方,家門口就是公交站,妻子經常會自己坐上公交車就走了。之前最長的一次走失過七天,當時去了即墨。后來,有好心人給他打電話告訴他后,陳景福趕緊打了個車去把她接了回來。
時隔三年,與親人再見喜極而泣。
雖然知道妻子經常會走失,但是陳景福也沒有其他辦法,“我也不想把她束縛住關在家里,她那個病不能束縛,就得給她自由。”陳景福說,他們來青島打工已有20多年,之前在金水路等地方都租住過,也都走失過很多回。四年前之所以搬去北宅居住,也是為了給妻子養病。那里人少車少,即使妻子出門也比較安全。
不過,讓陳景福沒想到的是,這次盧紀芝出走,再也沒有半點消息。
丈夫陳景福:
這幾年手機號碼一直沒有更換
陳景福說,兩人年輕的時候,曾因為一些瑣事,經常爭吵不斷,那個時候妻子就有了抑郁癥的表現。后來發展得越來越嚴重,“犯病時喜怒無常,也不愛與人交流,有時候比較狂躁。在家里喜歡把水龍頭擰開讓水嘩嘩地流,或者打開煤氣灶開關點著火。”
妻子走失后,陳景福最擔心的是她會闖禍,惹到別人。之前為了看管妻子,陳景福也帶著她出去干過幾次活。不過,陳景福干起活來看不住,也會給他惹禍。有一次,他給一家店鋪噴漆,剛噴完一會兒,發現妻子一屁股坐上去了,自己干了半天的活都白干了。
不過,陳景福說,他始終堅信妻子不會有生命危險。有一次他在手機上看到一個故事,說有個老人的女兒走失很多年,后來找到后發現,她的女兒就在自己家附近住,被壞人囚禁在家里生兒育女。陳景福當時就想,也許妻子也被壞人抓走關起來了吧。
不忙的時候,陳景福也會出去找妻子,見到人就問有沒有遇到這么個人。“我手機上也沒有她的照片,家里就有張她以前照的照片,化過妝那種,挺好看的。我拿著照片給人家看,人家都說沒見過,估計見過也認不出來。”陳景福說,這幾年,他的手機號碼也一直沒換,就是怕妻子萬一想起來能聯系上他。
娘家人:
看到轉發的大姐信息后失聲痛哭
在未找到盧紀芝前,她的娘家人并未像陳景福一樣樂觀。盧紀彩向記者證實,大姐盧紀芝的確患有抑郁癥,經常會離家走失。2017年,盧紀芝走失后一直杳無音訊,娘家人都覺得兇多吉少,“我們以為她已經不在了。”
盧紀芝與三個妹妹合影。
盧紀彩說,大姐有一兒一女,都在江蘇居住,也已經成家立業。他們最后一次見到盧紀芝,大約是在三年前,當時盧紀芝的兒子生了二胎,小孫子剛剛滿月,盧紀芝回老家贛榆區慶賀。誰知,盧紀芝回到青島后過了一段時間就走失了,如今她的小孫子已滿三歲。
流淚過后,盧紀芝的妹妹輕輕為盧紀芝擦去淚水。
5月6日晚,盧紀彩也看到了轉發的盧紀芝的走失信息,一看到照片后,她就失聲痛哭起來。在走失信息里面,大姐把自己的名字和孩子名字都記對了,但是丈夫陳景福的名字,她記的是陳琳,“這個名字是以前他上學時的名字,也難怪查不到。”盧紀彩說,大姐說的家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徐福鎮徐家官莊村這一信息也是不對的,應該是江蘇省贛榆區塔山鎮曲溝村。
當晚,盧紀彩激動得睡不著覺,就想著天一亮就馬上趕來青島認親。“我大姐在我們村里當年是數一數二的標致姑娘,當年也上過高中,誰能想到她后來會生病。得知她找到了,大家也都很高興。”
救助服務中心:
志愿者加入尋親,走失人員有了線索
雖然見證了一個又一個走失人員的感人團聚,盧紀芝的認親過程讓叢淑麗仍然感動不已。在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的救助系統內,記錄著盧紀芝被救助時的信息:在勁松五路與合肥路教會處大喊大叫,衣衫襤褸。叢淑麗還能清楚地記得以前跟盧紀芝溝通了解情況時的情形。“她不愛說話,有時候比較狂躁。從來沒有跟我們提起過她家就住在北宅,沒有提起過她的丈夫就在青島打工。”叢淑麗說,除了詢問核實,救助服務中心也對盧紀芝進行過DNA比對和人臉比對等,均沒有找到相關線索。加之盧紀芝提供的信息有誤,這就給尋親帶來了不小難度。
啟程回家的盧紀芝和姐妹們,揮手和大家告別。
“沒想到這次通過媒體的報道,引發了廣泛關注,給我們的尋親工作帶來了很大幫助。”讓叢淑麗高興的是,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啟動“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半島進行專題報道后,34名走失人員中,除了盧紀芝之外,還有幾名走失人員也有了相關線索,目前正在一一落實中。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志愿者報名加入其中,將幫助其他走失人員一起尋親歸家。“我們尋親的力量一下子壯大了,尋親的進展出乎我們意料的迅速。下一步,我們將匯聚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幫助剩余的33名走失人員盡快找到他們的家人。”叢淑麗說。
據介紹,尋找走失人員的市民可以撥打電話0532-84851591,也可以添加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的微信公眾號聯系查找(微信公眾號:qds-jzglz)。市民如有相關線索,也可以撥打半島新聞熱線96663反映,讓我們一起攜手,照亮他們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