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時評丨讓謠言失去生存空間,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半島網評論員 梁湘
近期,圍繞網絡熱點事件的謠言層出不窮。針對“少林寺釋永信”熱點,更有甚者編造“警情通報”,妄圖以此博眼球引流量;還有“王喵喵走失”話題,造謠者為流量,肆意編造“女童走失”這種社會關注度極高的話題,引發大量網友關注。這些造謠者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謠言對社會公眾輿論造成的惡劣影響值得我們反思。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可成“主播”。毋庸置疑,這是社會發展的成果,是國家文明的象征,也是互聯網包容開放的見證。一方面大眾的發言,可以帶來文化多樣性的討論,助力優秀文化傳播,一些好人好事通過大眾討論的形式,傳遞了正能量價值觀,強化正向引導。另一方面有了公眾的監督,很多事件得到更多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保護弱勢群體、社會監督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們應該尊重個性化的表達,包容不同觀念。
但是,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人人都有義務遵紀守法,維護清朗網絡空間。在近期辟謠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到,不少人為博流量引關注,制造謠言,歪曲事實,造謠者雖受到了法律制裁,但謠言傳播對社會輿論帶來的惡劣影響難以完全消除。
如何從根源杜絕造謠是全民應深思的話題。普通人要提高辨別謠言的能力,以官方發布、權威媒體信息為準,遇到熱點話題,“讓子彈飛一會”,給官方一個調查的時間,發表觀點客觀理性,不針對個人,不損害他人合法權利,不做謠言的助推者。謠言涉及方則要及時辟謠,在輿論發酵前給予公眾真相,不給謠言傳播的機會,這要求調查要有理有據,讓公眾心服口服,才能避免公眾被謠言所迷惑。平臺有義務審核發布內容,對于違法信息不發布,對于模棱兩可的信息不推流,對于辟謠后依然散布謠言者及時清理,讓謠言無空間可傳。在“王喵喵走失”案例中,相關警方主動出擊,調查事情經過,還公眾真相,及時通報,避免謠言進一步傳播,同時依法對造謠者進行處罰,起到了很好警示作用。
面對復雜的網絡信息,人人都是網絡空間的責任人。還公眾一個清朗網絡空間,需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需要所有人共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