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啤酒飲品到情感伙伴,青島“液態療愈”撬動消費新空間
今年盛夏,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被一股“情緒”力量點燃。火出圈的“青島啤酒交易所”、只加快樂不加油的啤酒加“油”站、全國首個“啤酒+情緒釋放”沉浸式樂園……這些創新體驗,讓啤酒成為滿足消費者情緒需求的“液態療愈”良方。在青島,啤酒正加速從飲品向情感伙伴的角色轉變。以情感共鳴、心理滿足為核心的“情緒經濟”正從消費新現象躍升為驅動青島消費增長的新引擎。
療愈“藥方”有“酒引子”
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年輕一代難免面臨工作、生活等多重考驗,他們渴望獲得情感宣泄或是心理慰藉。《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情緒成為年輕人的消費需求,近三成受訪年輕人會為情緒價值買單。
“花錢買快樂”消費新趨勢日益凸顯,其背后清晰地呈現了情緒消費帶來的變化:消費品的功能價值正在向情緒價值轉化,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情感共鳴和精神愉悅付費。
今年的青島國際啤酒節,成為這種情緒消費的集中釋放場域。追求小眾和個性化表達的年輕人、在碰杯中談笑暢想的中年人以及共享家庭溫馨時光的許多家庭,不同群體的情緒需求在這場節慶狂歡中被鮮明感知和滿足。
在啤酒節老城會場,青島啤酒以“1903青島酒館MIX?淘醉里院”為核心,重磅打造了“情緒發酵廠”。作為其中最大的亮點,微醺情緒實驗室創造了一個智能互動“情緒調酒”空間,通過趣味互動,為消費者診斷當下心情,并奉上一杯定制的“情緒特飲”。此外,“好運販賣機”“壓力釋放場”“微醺外放區”等多個特色體驗項目,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沉浸式的情緒回應和釋放渠道。
當啤酒成功接住了疲憊、迷茫與雀躍等情緒,它就成了消費者自我療愈的“藥引子”。
互動體驗拉滿情緒價值
啤酒加“油”站無疑是本屆啤酒節最吸睛的創意之一。憑借“油槍變酒槍,酒杯是油箱”的巧妙構思,青島啤酒加“油”站成為啤酒節的磁力場,吸引市民游客源源不斷前來“加油”。
“95#鮮啤加滿”“來杯92#藍莓口味果啤”,市民游客精心挑選心儀口味。為滿足多元需求,青島啤酒加“油”站供應當日新鮮下線的原漿、白啤、鮮啤、荔枝果啤、葡萄果啤等7種口味產品,并特別配備恒溫冷藏系統,精準控溫在0-5℃,確保每一杯啤酒都冰爽醇厚,口感最佳。
而早在啤酒節之前,另一個極富創意的體驗項目——青島啤酒交易所就已出圈,成為網絡頂流。在這里,消費者的每一次掃碼購買,都直接影響30種啤酒的實時價格漲跌。類似“股票交易所”的互動模式、直觀的環形屏幕和實時跳動的數據,讓市民游客猶如置身交易所,化身“交易員”,體驗價格漲跌帶來的緊張刺激。
爆火后的端午假期,青島啤酒交易所日均客流量超萬人次,單日啤酒銷量突破120萬毫升,展現了其火爆程度。這股熱度延續至啤酒節,嶗山會場和西海岸會場,也都設置了這一體驗項目,成為市民游客必到的打卡點之一。
將情緒消費做成持久生意
青島國際啤酒節是情緒釋放和滿足的重要場域,但節慶狂歡后的情緒需求該如何持續滿足?情緒消費該如何轉化為持久動力?
聚焦這類思考,青島啤酒不斷豐富產品體系,積極拓展消費場景邊界,探索即時零售和跨界融合,將“情緒消費”延伸至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末梢。
去年,青島啤酒與美團閃購合作,在全國34座城市上線了1000家青島啤酒品牌專營旗艦店——青島啤酒新鮮直達,借助美團閃購“30分鐘保冰送達”的能力,滿足消費者下班即享、深夜解壓等即時性情緒放松需求,讓“舒適”觸手可及。
2024年,青島啤酒在美團閃購的成交額首次突破10億元。今年上半年,受青島白啤、奧古特、青島原漿、純生等重要產品高速增長帶動,青島啤酒在美團閃購銷量快速增長。
即時零售渠道銷量的持續增長,印證了日常化情緒消費的市場潛力。
同時,青島啤酒還積極開展多元跨界融合,打造“啤酒+”情感新生態。青島啤酒先后聯合時尚品牌 KARL LAGERFELD推出第二季合作限定系列,打造沉浸式潮流派對現場;與樂事聯合創新啤酒風味的薄脆產品,推出樂事經典啤酒味薯片;開發啤酒冰淇淋“啤咔冰”和新式茶飲“茶愉玖”等清涼飲品。
業內觀察人士認為,新消費時代的底層競爭密碼是情緒共鳴能力。青島啤酒通過產品創新、場景構建、體驗革新、生態構建等系列舉措,成功將品牌轉化為一種鮮明的生活態度與情感符號。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即時情緒需求,更構建起深層次的情感連接,這正是其情緒消費策略得以持續深化并驅動增長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