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場拼搏到文旅融合,一起到成都感受世運會的火熱!
目前,第12屆世界運動會正在四川成都舉行。這一屆世運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屆世界運動會,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世運會以來,參賽項目最廣、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今天賽程已經過半。作為全球最高水平的非奧項目綜合性體育盛會,成都世運會不僅以“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的愿景吸引著世界目光,更以獨特的城市魅力、新興項目的創新活力和全民參與的熱情,為這座城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從賽場上的拼搏到運動場上的娛樂,從特許商品的火爆銷售到文旅融合的熱潮,成都正以一場“體育+城市”的盛宴,向世界展示著這座現代化都市的東方神韻。
在這片充滿活力的賽場,傳統與現代碰撞,力量與藝術交融。武術的東方哲學、飛盤的團隊默契……每一項賽事都在重新定義體育的邊界。作為一個非奧項目的比賽平臺,世運會像體育界的創新實驗室,為那些獨具特色項目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王毅:“世運會聚焦的點主要是非奧比賽項目,世運會的氛圍不像奧運會那么嚴肅,既有競技體育的對抗性,也強調趣味性和參與感,這是一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體育嘉年華。”
本屆世運會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中,既有武術、龍舟、地擲球等傳統項目,也有飛盤、跑酷、無人機競速等新興項目。
中國體育代表團本次派出489人,其中運動員321人,參加28個大項、152個小項,參賽人數和項目數都是歷史之最。
世運會賽場上,比賽精彩紛呈。自從8月8日,盧卓靈在女子太極拳太極劍的決賽中為中國代表團摘得成都世運會首枚金牌以來,截至8月11日下午18點,中國代表團已經在武術、潛水、滑水、泰拳等比賽中收獲了14金4銀2銅的成績,暫列金牌榜第一名。
世運會賽場上的火熱也激發了賽場外的運動熱情。8月8日,在成都錦江區仁德足球公園,哥倫比亞隊和德國隊進行了一場團隊飛盤訓練賽。賽后,哥倫比亞隊的教練還與中國的飛盤愛好者們進行了一場現場教學。
來自上海的陳杰浤是飛盤運動的資深愛好者,飛盤已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次為了觀看世運會飛盤比賽,和世界的頂尖高手有學習交流的機會,他專門從上海飛到成都。
這場學習交流吸引了來自全國70余名飛盤愛好者參與。世運會不僅點燃了飛盤愛好者的熱情,也推動這項運動向更廣闊的人群延伸。世運會期間,在體育場上、公園里,經常可以看到飛盤愛好者的身影。世運會的示范效應,讓更多市民發現運動的樂趣,也讓飛盤成為成都城市活力的新標簽。
世運會作為非奧運項目的頂級賽事,為新興運動提供了極佳的推廣普及機會。飛盤、匹克球、跑酷等項目通過世運會的集中展示,吸引了公眾關注,觀眾對這些運動的認知度顯著提升。近年來,全市已建成87個體育公園,其中專門規劃了板式網球、飛盤等新興運動場地。
成都世運會27個競賽場館中,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如四川省體育館),9個依托興隆湖、桂溪生態公園等自然場地臨時搭建。跑酷賽道設于湖岸之間,飛盤賽場融入城市綠道,踐行“公園城市”理念。
王毅:“我們充分運用成都大運會場館和現有設施,按照‘綠色、節儉、必須’原則推進場館改造,在滿足國際賽事的標準基礎上,充分挖掘既有設施利舊潛力,‘一館一策’深化設計方案,室內場館不大改大建,室外場地少填少挖,最大限度減少建設規模。這種‘改造+自然’的模式,既保留了城市原有風貌,又為賽事注入生動活力。”
在成都,世運會的影響力并沒有停留在體育場上,更是以“體育+文旅”模式激活了整座城市的活力。
坐落在成都玉林路商圈的四川省體育館是世運會泰拳和自由搏擊的比賽場館,為此,當地還在離四川省體育館不遠的地方,為世運會專門設立了仲夏消費月活動現場,泰拳表演、民謠歌手和咖啡市集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憑借世運會門票或票根,游客可享受餐飲折扣、抽獎等專屬福利。
在世運會開幕前,四川省就舉辦了“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活動,通過賽事這一紐帶,帶動更多的境內外游客游覽四川省的名山大川。在成都街頭巷尾,精彩紛呈的文旅消費場景掀起“全城悅客”熱潮。為了當好世運會的東道主,成都還專門策劃推出了以“迎世運游成都”為主題的系列文旅活動。
四川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魏湘軍:“我們精心設置了7條主題線路,把成都17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體驗點位串聯起來。這幾天,我們也看到很多國內外游客朋友和運動員在熊貓基地、武侯祠、寬窄巷子、青城山、都江堰等體驗成都的文化,沉浸式感受這座公園城市、幸福成都。”
成都寬窄巷子依托世運會吉祥物“蜀寶”“錦仔”變身世運主題街,世運吉祥物,搭配主題打卡墻、沿街形象架等氛圍裝置,生動展現“世運雙寶”可愛形象。在寬窄巷子,還專門設置了“世運·天府”文化藝術展。
世運會的舉行和暑期雙重疊加,文旅市場持續火爆。為把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做好“跟著世運游成都”這篇文章,成都市文旅部門還推出了專屬優惠政策。
魏湘軍:“世運會的運動員、隨隊官員等7類嘉賓,可以憑證件免費暢游13個景區,觀看世運會比賽的觀眾也可以憑著票根享受市內所有國有景區的5折優惠。為了感謝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世運會結束之后,直到明年8月31日,志愿者都可以免費游覽市內所有的國有景區。”
為讓游客在成都“玩得開心、省心又省錢”,成都市文旅還分批次通過幾大主流商旅平臺向游客發放旅游住宿的消費券,累計金額達到3000萬元。而作為美食之都,成都在餐飲方面也準備了實實在在的優惠。
四川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蘭華娟:“我們通過市、區兩級共同發放了超過3000萬元的餐飲消費券,此外,持有效憑證的世運會的觀眾和志愿者,還可以在近萬家餐飲門店享受到額外的折扣和優惠。希望大家在成都能夠玩得開心,吃得盡興。”
踏著世運會的熱潮,不僅玩得開心,吃得盡興,與世運會相關的主題商品、文創產品更是賣得火爆。位于春熙路紅星廣場的世運會特許商品經營店也成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新地標”。從美食主題盲盒到賽事徽章,特許商品以“賽事+文旅”融合創新,掀起了消費熱潮。其中世運會與武侯祠聯名款的“蜀寶”熊貓玩偶最為火熱。
不僅僅是特許商品銷售火熱,世運會給成都帶來了運動的熱度,也為文旅消費帶來了一大波人氣和流量。世運會舉辦期間,成都的各大旅游景區和主題街區每天都是游客爆滿。
蘭華娟:“我們也看到暑期疊加世運給成都帶來了超旺的人氣和流量,我們將持續打造更豐富、更多樣化的消費場景,進一步提升整體消費體驗,把這次世運會帶來的巨大流量實實在在地轉化為成都消費的增量。”
當運動的激情與城市的脈動同頻共振,成都,正以一場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向世界遞出一張新名片。從賽場上的拼搏到街頭巷尾的歡騰,世運會不僅帶來了競技的榮光,更點燃了全民參與的熱情,激蕩著城市更新的活力。這是一次體育與文化、賽事與城市、傳統與潮流的深度交融。成都,用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用創新務實的行動詮釋“公園城市”的幸福樣本。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賽事的火熱,更是體育的力量,運動帶來的改變已在成都生根發芽,屬于這座城市的活力故事,還在繼續書寫。這里是成都,一座因體育而熾熱,因包容而精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