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益率回調,這類產品受青睞
近期,債券市場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呈現出震蕩調整的格局,債券市場的調整也反映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表現上,導致部分純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短期回調。而隨著近期權益市場、商品市場回暖,部分“固收+”產品收益表現較為亮眼。
展望后市,業內人士認為,含權“固收+”理財產品的配置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對投資者而言,可適當配置此類產品,但也應充分認識到高收益伴隨著高波動,需在充分認知風險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固收+”收益優勢顯現
7月下旬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一定調整,由于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以債券為主,部分純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出現回調。
例如,普益標準數據顯示,7月21日—7月27日,理財公司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為2.81%,環比下跌0.23個百分點;到期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收益率(年化)為2.43%,環比下跌0.21個百分點,落后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0.23個百分點。
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璟晗表示,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主要配置債券,因此,債券市場回調引起理財產品凈值的回撤。
純固收類產品因缺乏權益資產對沖,收益率下行相對明顯,而隨著近期權益市場、商品市場回暖,部分“固收+”產品表現較為亮眼。
例如,記者查詢銀行APP發現,中銀理財一款固收增強雙債策略的日開型產品,風險等級為R2,截至8月5日,該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為5.12%。工商銀行一款風險等級R3的固收+產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達到了7.49%。
多元化資產配置增厚收益
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含權“固收+”理財產品的配置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下半年的理財市場仍面臨資金充裕與優質資產荒的結構性矛盾。“在此背景下,‘固收+’產品因風險等級適中、收益彈性較高,成為平衡收益與波動的重要工具,含權理財規模有望持續擴容。與此同時,養老與ESG主題產品受益于制度完善與政策紅利,也有望成為差異化競爭新賽道。”
北銀理財多資產配置部總經理林彥博也認為,下一步理財公司應突破傳統固收依賴,深挖項目類資產價值,重點布局基礎設施REITs等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捕捉權益市場結構性機會,通過量化指數增強策略、券商浮動收益憑證、FOF投資等工具化產品抓住市場紅利;開拓跨境投資渠道,通過多種策略配置海外高息資產。
天風證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師譚逸鳴表示,展望未來,理財資產配置或將減弱對債券票息的依賴,增加利率債配置把握交易機會,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增厚收益,其中公募基金或為重要渠道;此外,信用債ETF可實現低成本、高流動性的分散配置,豐富了理財資產配置的選擇。
多位業內人士提醒,理財產品凈值會隨著底層資產價格變動,“固收+”產品呈現高波動高收益特征,投資者應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周期等因素理性審慎選擇匹配的產品,切莫盲目投資當前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在充分認知風險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